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孩子乱花钱为什么以前孩子能体谅父母现在不能了(孩子乱花钱的原因)

导语:孩子乱花钱?为什么以前孩子能体谅父母,现在孩子那么自私

几乎一般家庭的家长都会有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见父母辛苦,都会想着体谅父母的不易。可是现在的孩子却花钱这么大手大脚,从未想过父母的艰辛呢?

许多家长不理解,小的时候自己看见父母为自己买东西,觉得太贵了,就会想一想,心里很不舍,却笑着对父母说:这个太贵了,买个普通的也一样。现在自己的孩子买东西,看见价格后,就会想一想,然后闹着对父母说:这个不好看,这个太便宜了,别人都买了那么好的,我也要好的。这个时候父母觉得孩子无理取闹,不懂父母的不易;而孩子却觉得父母是有钱不想给自己花。那么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变化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智能手机支付功能的崛起,纸币的使用退出了大舞台,导致孩子无法判断物品的价值

手机支付的普及导致纸币的淘汰,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导致孩子无法了解物品本身的价值。在以前,很少人会带钱包,大多数父母都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纸币,那时的我们能清楚地感知物品需要用颜色,数值不同的纸币来交换的。父母拿钱时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纸币的颜色和厚度,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窘迫。

而现在,手机支付的普及,虽然省掉了我们在支付过程中的找零不便,却也省掉了孩子对于物品的价值的判断。现在的孩子没有等价交换的概念,他们知道的是父母的手机里有着很多的钱,只要想买东西用手机输个密码就行,钱似乎是花不完的。

第二,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成年人的攀比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地拉大,导致了成年人的压力不断增大。而人类“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我可以得到的少,但是我不能比别人得到的少。这种差距由上一辈影响在孩子身上体现。

孩子的世界也一样,他可以买个很普通的玩具,开心玩一整天。但是有一个孩子买了更好的,他只是羡慕;如果有一批孩子买了比自己好的,手里的玩具在对比下就会贬值,快乐也会贬值;如果大多数孩子买了比自己好的玩具,他就会因为自己的不同而产生抵触的情绪。与其说是孩子在比较,实质上是父母通过孩子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第三,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孩子的压力增大

以前,大多数父母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体力劳动最明显的是身体上的变化,辛苦是可以通过肉眼感知的。而现在,大多数父母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而孩子为了好成绩而学超出他们年龄段的知识也是脑力劳动。而孩子回来还在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在刷着手机看着剧,在孩子与你同在的一个时间段,他的任务量是超过你的,那么他还会觉得你辛苦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的意识和想法会和我们小时候的想法产生很大的分歧,这是必然的。作为父母,不应该过分地苛求孩子懂事,因为比起说教,影响孩子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父母潜移默化的言行举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里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