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4个月换一次不粘锅真是受够了换回铁锅可以吗(不粘锅经常换)

导语:4个月换一次不粘锅,真是受够了,换回铁锅后发现两者区别太大了

没有一口锅,能比得了铁锅——这是我将不粘锅换回铁锅后最真实的感受。

作为制作美食的利器,锅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它在我们手中,不仅仅是一件铁器,更是一件创造美味、营造幸福感的神器。

不过市场上的锅子,种类繁多,这让我们在选购的时候难免会踩坑。尤其是“不粘锅”系列。这一期的家居专题,“美家”站在亲身体验的角度,来说一说不粘锅和铁锅的那些事儿。希望能够给大家选锅带来一些参考,少交一些智商税~

一、不粘锅都有哪些种类?

商场的锅具售卖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货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不粘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估计很难分辨不粘锅的种类,甚至单纯认为所有的不粘锅都是特氟龙涂层。

实际上并非如此。

目前市面上的不粘锅,主要分为四种涂层,分别是:特氟龙涂层、陶瓷涂层、石墨烯涂层以及纳米钛涂层。

在这几种涂层锅中,特氟龙因为成本低性价比高,所以市场占比最高。而另外三种材质的涂层则价格略高一些,市场占比较少。根据我的了解,市面上大行其道的几十元不粘锅,基本上都是特氟龙涂层不粘锅。

二、我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不粘锅?

不粘锅的本质,其实就是涂层+铝合金/不锈钢/铁等锅体内胆。

比如我家第一次选择的麦饭石不粘锅,其材质就是有特氟龙+铝合金制成的(不要再觉得看上去很高级的麦饭石锅是什么新材料啦,它就是实打实的特氟龙不粘锅)。

而不粘锅,无论是特氟龙涂层、陶瓷涂层、石墨烯涂层还是纳米钛涂层,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比如下面这几点:

1、无论炒什么菜,都“不粘”锅;

2、锅体比较薄,温度更容易控制;

3、重量比较轻,对女生很友好;

4、因为不粘,所以很容易清洁。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不粘锅有上面这些“优点”,所以我才会先后两次投入不粘锅。相信很多人的家里,也都有储备1-2口不粘锅吧!

三、弃用不粘锅的N个理由

当我说出4个月换一次不粘锅时,就连我身边的闺蜜同事都有点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不是胡说!

虽然不粘锅的优点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一些缺点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比如:

1、涂层太被“刮花”,使用寿命太短;

2、掉涂层后,开始“粘锅”,严重影响炒菜的体验以及刷锅的体验;

3、对食材、锅铲、清洁刷都有要求(比如不能用铁勺、不能用钢丝球等等);

4、对安全性有一定担忧。

上面这些缺点,可以说是我弃用不粘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安全性”这一点,曾一度不敢直面这个问题。

美家小课堂:不粘锅的“特氟龙”涂层,对身体有害吗?

虽然曾经不想深究特氟龙不粘锅的安全性,但是为了居家健康,我还是专门研究了一下。根据我在权威媒体实验获得的数据显示,不粘锅的特氟龙(化学名:聚四氟乙烯),其分解的临界点在350℃左右。

也就是说,当不粘锅的温度超过350℃时,这种化学物质就会分解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俗称“氟光气”,会导致肺气肿)。

当然了,必须要承认的是,日常烹饪过程中,温度普遍低于260℃(包括油炸)。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粘锅的特氟龙就是安全的。

比如有一种情况,特氟龙就会分解:当不粘锅被“干烧”时。

以权威媒体的实验数据为例,不粘锅“干烧”,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升温到400多摄氏度。这个时候,特氟龙早就开始分解,所以会对健康不利。

而除了“干烧”外,当不粘锅的涂层被刮花后,涂层进入到食材中,同样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所以来总结一下,当出现下面2种情况时,不粘锅是万万不能继续使用的:

①被干烧;

②涂层损坏。

根据我在第三方消费趋势平台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不粘锅更换周期集中在8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市面上的不粘锅,使用寿命普遍不超过1年。

这也是越来越多人频繁换新锅的主要原因。

四、用过铁锅才知道,老祖宗的经验不是吹的

仔细想一想会发现,华夏文明五千年,美味的传承,终究离不开一口“铁锅”。再来看看现如今的市场,虽然不粘锅大行其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的厨师,都会拒绝不粘锅。

说一句大实话,老祖宗的智慧和经验,不是吹的。铁锅的价值,更是任何一种不粘锅无可比拟的。

接下来,我以更换铁锅的经历和先后做的功课,来聊一聊铁锅的那些事儿,希望能让大家对铁锅有更深的认知~

1、铁锅的分类

虽然铁锅是个统称,但是在它下面依旧有2个分类:即铸铁锅(生铁锅)和精铁锅(熟铁锅)。

很多人分不清铸铁锅和精铁锅的区别,其实很容易辨别。

因为铸铁锅是将高温熔化过的铁水,经过模具浇铸而成,所以整体的锅体比较厚重。如下图所示,即为铸铁锅:

而精铁锅则是由铁皮经过锻压、施压、捶打等工艺制作而,所以锅体相对较薄,手感质地更轻,如下图所示:

两种铁锅因为制成工艺不同,所以两者的特点比较分明。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简单做了一张对比图,可以简单看一下:

2、精铁锅的使用体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精铁锅其实就足够了。以我家的精铁锅为例,使用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带来的体验确实吊打不粘锅:

①重量相对较轻,单手拎不沉重;

②非常耐用,不用担心涂层的安全性;

③不挑锅铲,对食材、厨具近乎无要求;

④保养得当,不存在粘锅的情况。

其实通过这些特点,就能够看得出来,它比不粘锅强多了。这也是我换回铁锅后,直接弃用不粘锅的原因之一。

美家小课堂:精铁锅如何“开锅”?

精铁锅刚买回家时,是不具备“不粘锅”的特点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人买回家后直接用,会出现粘锅情况的原因,比如像下面这样:

正是因为有了上面的教训,所以也让不少人开始后悔买铁锅。只不过令这些人想不到的是,铁锅开锅之后,使用体验比不粘锅强多了!

而精铁锅“开锅”的步骤也非常简单,简单可以归纳为这几点:洗、烧、涂油。

五、关于选锅的其他注意事项

通过上面的阐述,相信很多人对锅具的选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除了上面的几点外,其实在锅具的选购上,还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比如尺寸、特殊种类等:

1、尺寸的选择

28㎝:三口之家;30㎝:满足3-4人的家庭;32㎝:适合3-5人的家庭;34㎝:适合4-6人的家庭。

2、特殊种类

抛开不粘锅、铁锅,还有一些“特殊锅子”比如珐琅锅、玻璃锅、雪平锅等等。要清楚的一点是,这些特殊种类的锅子,用途相对较单一,选购要慎重

比如珐琅锅只适用于炖煮,而且它本质上也是铸铁锅(只不过在表层加入了搪瓷),很多人说它也可以炒菜。的确可以炒菜,但是与铸铁锅一样火候不好把握,同时还粘锅不好清洁。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