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唐代粮食价格)

导语:民以食为天:中国历代粮价在唐代贞观时期最低?

《史记·郦生传记》记载:“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之本。最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宣布“随着拍卖粮源陆续出库到厂,有的贸易企业加快售粮进度,加之进口粮源陆续到港,近期粮食市场价格有所回落。”这个对于民生来说是个好事。粮食受到生长周期、气候环境、贸易流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价格也是随时波动的,价高伤民,价低伤农。在古代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小米,水稻和小米是古代百姓饱腹的主要粮食,我们就以古代大米为例来分析古代的粮食价格变化情况。

古代收稻子

春秋时期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春秋时期的魏国“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也就是一石米价值一千三百五十钱。

秦朝初期

《史记·货殖列传》认为战国至汉初的粮价,约在一石(斛)30钱。钱剑夫所著的《秦汉货币史稿》据云梦秦简的有关资料,认为每石30钱应是秦代最低的米价。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认为一石30钱大概是秦朝初年的一般粮价。相对来说,已经比春秋时期便宜多了。

秦末汉初

据记载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公元前201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 这个时期要一石米价值五千钱。

量具:石斗

西汉中兴

在汉文帝时,粮价一路下降,“谷至石数十钱”,汉景帝在位期间,“谷石十钱”。这个时期一石谷价值五至十钱。

唐朝时期

据历史记载,在唐贞观时期 “至八年、九年,颇至丰捻, 米斗十五钱”,“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唐朝一斗米重12.5斤,价值2钱,粮价处于历史最低点。1石等于10斗,所以粮价为1石米价值二十钱。

古代插秧

宋朝时期

在宋神宗熙宁七年( 公元1047年)年, “明令诏告三司,以上等梗米每石为钱一千”。一石粮食价格在一千钱。

明朝时期

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南京的米价一两银子能换七八石大米。

清朝时期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每石新米五钱一二分,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江南织造曹寅奏报:“江宁上白米价一两二三钱。”

但是在清朝末期,乾隆时期一两银子换钱八百文,至道光,一两银子折钱一千六百文,造成米价飞涨。

可以说,汉代景帝时,粮价最低,这个也是文景之治的时候,侧面反应当时的经济是比较发达的。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