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心理治疗背后的神经机制是什么它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心理治疗主要针对神经症)

导语:心理治疗背后的神经机制是什么?它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如何?心理治疗是临床工具包中最古老的项目之一。然而,尽管我们对它很熟悉,但它仍然有些神秘。心理疗法实际上是如何起作用的?它(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持久改变的神经机制是什么?数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记忆神经科学的前沿领域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对记忆、情感以及情感与记忆相互作用的神经基础的理解,探究心理治疗的重大进展。如果我们可以解释心理治疗背后的基本作用机制,那么我们也许就能理解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心理治疗,最终目标是与患者合作,产生变革性和持久性的改变。记忆神经科学的前沿最近的研究在记忆的神经机制方面有了重要发现,其中有4个特别有趣(见下表)。表 记忆神经科学的发现神经科学的发现临床意义记忆不是固定的实体。每当记忆被重新激活时,它们就会进入一种不稳定状态,而且它们可以在重新激活后的4-6小时窗口内修改或更新新信息。特定记忆和常识记忆具有相同的神经机制。特定的情景(事件)记忆和语义(可概括的知识)记忆高度相关,因为它们共享神经机制,而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充满情绪的记忆比没有情绪的记忆更容易被记住。情感上痛苦的事件可能会伴随患者多年,严重干扰他们的心理健康。当记忆被提取时,相关的情绪也会回来。情绪的激活似乎是心理治疗成功的一个必要因素。它让患者重新审视过去的事件和情绪,并建立新的、不那么痛苦的情绪联系。根据这些观察,研究者假设,心理治疗的持久改变有三个关键因素:1. 激活有问题的记忆和相关的痛苦情绪;2. 同时进行新的情感体验,通过重新巩固改变旧的记忆;3.通过在各种环境中练习新的行为方式和体验世界,来增强新记忆及其语义结构的强度。该模型在4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模式中都有一定的应用,包括行为、认知行为(CBT)、情绪聚焦(EFT)和心理动力治疗。把研究应用于临床基础研究部分包括情绪,记忆,情绪-记忆的相互作用,语言在塑造情绪和记忆中的作用,以及睡眠在记忆巩固和再巩固中的作用。临床部分包括心理动力治疗、CBT、EFT、连贯疗法和综合方法。如果人们认真对待这种模式,它可能会以多种方式影响精神病学的实践。例如,考虑如何在停滞或失败的治疗中调整干预措施是有用的。与其为了提升洞察力而谈论感受,还不如体验感受,尤其是那些过去的痛苦感受。另一个临床意义在于,情绪记忆的巩固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因为再巩固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起作用,抑制快速眼动睡眠的药物可能会对心理治疗的持久改变产生反作用。因此,重要的是要知道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会抑制快速眼动睡眠,而曲唑酮、安非他酮和米氮平则不会。总结性思考精神病学的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之间的信息非常丰富。系统神经科学的观点可以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提供一个综合机制框架,突出共性而不是分歧。通过解释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可能会推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整合。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还没有证实心理治疗的改变是通过记忆再巩固发生的。我们认为,干预的重点是反复出现的适应不良模式,它可以被理解为图式的一种表达。图式记忆是语义记忆的一种,是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图式记忆是否能被情绪信息更新,还有待于实证证明。如果是这样,就必须确定这是否适用于心理治疗。尽管这一类型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但如果这是真的,考虑这一模型的临床意义是很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