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和隋唐到底有多少历史巧合秦始皇和隋唐的关系(秦汉和隋唐哪个强大)
导语:秦汉和隋唐到底有多少历史巧合?秦始皇和隋炀帝的异同,同一件事看刘邦和李世民帝王之术!
史书上常把秦汉和隋唐并列而谈,除其时间相近之外,实在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一、都是一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后接一个更强大的帝国王朝。秦二世而亡,代之以汉。隋两代而终,及之于唐;秦隋犹如难兄难弟,命运可谓殊途同归。
其二、秦隋都是前接一个长期乱世,后续一个强盛帝国。秦前有春秋战国动荡五百年,隋前有魏晋南北朝战乱四百年;秦后有强汉四百年,隋后有盛唐三百年。秦隋做了一个出色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间人,佐证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定律。
其三、汉、唐帝国中间都有过短暂的断裂命运。汉朝被王莽插了一脚,唐朝被武则天横了一杠子。
这些主要的相似之处,是巧合,抑或是历史必然?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过深的探究了,那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今天我们把范围再缩小到主要皇帝身上,再来简略的比较一下隋唐和秦汉的异同之处。
秦汉战争
常有人把秦始皇和隋炀帝并列视为暴君的典型。两者确实有很多相同之处:
1、统一中国、武功赫赫(扫清寰宇,谁敢不服?)。
2、穷兵黩武、征伐无已(有不服的就揍!再不服,还揍。哪怕隋炀帝三征高丽,一直没打服)。
3、专横妄杀,残暴酷烈、不恤民力(脾气爆,性子烈,视百姓如草芥,杀人上瘾。)。
4、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出游无度(爱炫富,好旅游,讲排场,要画面,喜豪宅,瞎折腾)。
但两人也有些相同之中的不同或者相反之处:
1、同样是大兴土木,秦始皇喜欢从地往上砌墙以修长城,而隋炀帝却喜欢往下挖沟以通运河。但修建华丽的宫殿这一点,这两人倒是心意相通的。
2、同样是改革制度,秦始皇焚书坑儒:谁也别读书,都当文盲;而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大家都读书,然后来考试。
3、同样是出游,秦始皇五次巡幸,多走陆路;隋炀帝出游却多走水路,三下江都。
秦始皇和隋炀帝如同一对难兄难弟,前者身死而国乱,后者国乱而身死。一生功业却为后来的刘邦和李世民做了奠基。两人如果泉下相遇,也许会置酒高会,醉而相对悲歌叹息:壮哉!一统天下!惜哉宵小狂贼,欺我儿孙,夺我江山!可痛可恨!
“宵小狂贼”刘邦和李世民却各以汉高祖、唐太宗之名,均创下数百年基业;强汉盛唐,流芳百世。刘邦和李世民都以亲提三尺剑,马上四方征伐而得天下。事实上,唐太宗李世民就常拿汉高祖刘邦和自己比较,可见后来者李世民对刘邦这个乱世枭雄、布衣天子的推崇。(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唐朝之天下,严格来说是李世民所立。)他们的共同点也很多,但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强于驭人之术。
刘邦文不如萧何、谋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却能得三杰而善用之。“兵仙”韩信在和刘邦一次著名的谈话中就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足以说明刘邦的驭下之能。李世民荡清四海之间,更是文臣武将多集麾下,文如房杜,武如二李。文臣武将既多,开国之初,论功封赏之时,这两位开国之主却都遇到了群臣争功的棘手问题。从刘邦和李世民如何处理群臣争功事件,我们也许可以看出两人的异同之处。
汉朝开国之初,功勋论功封赏,刘邦好不容易确定了萧何第一、曹参第二的基本方针,并授予萧何等20余人官职,但众多开国将领仍互不服气,争功不止,甚至置酒朝堂之上,愤而拔剑击柱,喧嚣竟日。刘邦发现,问留候张良。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惊问为何,张良说:“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意思就是这些人随刘邦出生入死,今天下已定,怕不封他们高官。
刘邦忧之,又问计。张良问:“陛下平生所最憎恶的,且大家所共知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这个二货!他好几次羞辱于我,陷我于窘迫之境。但因其功劳较多,我心有不忍,要不然,我早弄死他了!张良说:“现在应紧急先封赏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这虎玩意都被封了,大家也就消停了。”刘邦从其计,封雍齿为什方候。众功臣一见,非常高兴:“连雍齿这小子都被封侯了,我等就更不必说了”。至此,一场群臣争功的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有惊无险。
汉初三杰
唐朝开国初期,同样遇到这个问题。
贞观元年,论功行赏,唐太宗李世民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为功第一,加官进爵。李世民对功臣们说:“我按照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封赏,如有不当之处,各位可以自己申明,当面言说。”于是不少功臣,都自恃己功,当庭争吵不止,指天画地,喧嚣不已。李世民的叔叔,淮南王李神通首先发难:“起义大旗初起之时,我就率先响应,起兵先来。现在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刀笔小吏,却功居第一,在我之上,老子实在不服!”李世民说:“起义大旗初起之时,人人有心。叔叔虽然率先响应,也是为了自己能躲避灾祸,而且你也没有亲自身赴战阵。山东未定之时,让你去搞定窦建德,结果你全军覆没,自己被俘;刘黑闼造反,你弃城而去,逃得比兔子还快。今天按功行赏,房玄龄等以运筹帷幄、安定社稷之功,可比汉朝之萧何,所以当功居第一,当然应在叔叔之上。叔叔是皇族至亲,我对你实在是毫无吝惜,但也不能徇私情,滥与功臣同等封赏!”李神通听后,哑口无言,自知理屈。(按:淮南王李神通一开始和起义军窦建德交战,大败,连自己都搭进去当了俘虏。但窦建德没有杀他,以礼相待。同时被俘的还有徐世绩即徐茂公。后来,窦建德死,其旧将刘黑闼又起来造反,李神通倒霉,又被刘黑闼狠削了一顿,五万大军损失三分之二。)那些争功的将领如丘师立等,见连淮南王这样的宗亲,皇帝都不徇私,也就不敢再妄议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由这两起争功事件之中,我们看到刘邦以封赏自己的仇家来平息群臣;李世民以不封自己的宗亲来安抚众将。同样的事件,不同的处理方法,却收到相同的效果,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示了两位开国之君不相上下的驭人之权谋。后人对刘邦虽然为有微词,但唐太宗李世民却对其敬重有加,一生之中多次提到刘邦,对比于自己。实在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的共同之处,相同的帝王心机,惺惺相惜而已!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快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