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诸葛亮的儿子战死在哪里(诸葛亮死时儿子多大)

导语:诸葛亮的儿子战死绵竹,看完原因后,大呼:“死不足惜”!

公元263年十月,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占领江油关,刘禅命名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前去御敌,诸葛瞻和邓艾战于绵竹城外,兵败生死,刘禅投降。

以前读书的时候,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都痛心疾首。邓艾明明是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就算占领了江油,江油只是一个小关隘,能有多少补给?换做是我,只要坚守城池,清野坚壁,等待姜维救援,邓艾军必不能长久,邓艾偷渡阴平小路,道路险阻,肯定没有带攻城器械,军中也必定都是作战的精壮兵士,也没有会打造攻城器械的能工巧匠,据城而守,如此简单,为什么一定要跟邓艾野战呢?邓艾是魏国大将,和姜维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作战经验丰富,士兵强悍,诸葛瞻从没有带兵打过仗,而且带的都是禁卫军,战力不强,野战肯定不是邓艾的对手,退一步说,就算邓艾不来进攻城池,转而去截击姜维援军,诸葛瞻也可以再出击,与姜维前后夹击,邓艾必不是对手。

很多人都把诸葛瞻兵败原因归结于诸葛瞻能力不足,诸葛瞻确实能力不咋地,却没一个人想过诸葛瞻为什么要急于和邓艾野战,我这种普通人都知道坚壁清野、据城而守,等待援军,诸葛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下面两点原因:

一、一生顺风顺水,骄傲自大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子,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时候,诸葛瞻还不到八岁,诸葛亮连年征战,并没有多少时间悉心教导诸葛瞻,所以诸葛亮的谨小慎微诸葛瞻一点也没学到。

诸葛亮死后,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武乡侯爵位。公元243年,十七岁的诸葛瞻就娶了蜀国的公主当老婆,又被授为骑都尉一职。

公元244年,诸葛瞻担任羽林中郎将,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因为诸葛瞻自幼聪明,什么东西看几遍就能记住,又擅长绘画,所以蜀人都很喜欢爱戴他,再加上蜀人都很怀念诸葛亮,所以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跟诸葛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百姓们都会把功劳安在他的头上。诸葛瞻的美名被过分渲染,有些名过其实,长此以往,连他自己都飘飘然了,以为自己真有多大本事,骄傲自大。

公元244年——260年,诸葛瞻升官当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

公元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兼任卫将军一职,和辅国大将军董厥共一起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直到绵阳兵败,诸葛瞻的一生可谓顺风顺水,要权有权,要名有名,这也导致他自我认知错误,以为自己真有与之相应的能力,骄傲自满,殊不知,这都是他老爹诸葛亮的遗泽罢了。

正因为他的骄傲自大,所以手下劝他派兵抢占险要地势他也置之不理,誓要与魏国大将正面决战与平原。

二、内心压抑,嫉妒姜维

人们只要一提到诸葛瞻,就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他老爹的名望太大了,给他资源的同时,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长此以往,他内心一定压抑,心中一定有终有一天要靠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公元262年,姜维北伐失败,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弱,于是上表刘禅,要贬姜维为益州刺史并削夺姜维兵权。

北伐一直是诸葛亮的政治方略,以攻代守,不然蜀国偏安一隅,必不能长久,姜维只不过是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而已,而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居然不理解,要反对老爹的政治方针,这在古时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那么,诸葛瞻真是发对他老爹的政治方针吗?

姜维是诸葛亮的关门弟子,继承了诸葛亮衣钵,在诸葛亮北伐时就大放异彩,最后又自己独立掌握蜀国军权,可谓是诸葛亮的代言人。诸葛瞻能不气吗,自己明明才是诸葛亮的儿子,荣耀却都是姜维的,自己心里肯定也在和姜维暗暗较劲,从上面他上表刘禅夺取姜维军权就可以看出来,诸葛瞻自己也是想掌握兵权的,掌握兵权就能打仗,打赢了就能证明自己。

刘禅派诸葛瞻抵御邓艾的时候,诸葛瞻就知道统兵作战的机会来了,他肯定不会死守城池,那样才有多大的功劳,在野战中打败让姜维连吃苦头的邓艾,不就能证明自己比姜维强了吗?

一个是诸葛瞻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骄傲自大、一个是内心压抑、想要向蜀人证明自己的心里才决定了诸葛瞻会和邓艾野战。所以,蜀国能被一战而灭国,诸葛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诸葛瞻在绵竹之战中浪战兵败身死,蜀主刘禅因此投降,可谓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本文内容由小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