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道德经中啬是什么意思(道德经修道解读)

导语:啬:修行者的必修课《道德经》的智慧59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意译:无论治国,还是修身,没有比坚持“啬”(节制知欲、精神内敛)更重要的了。正是因为没有比“啬”更重要的了,所以要早早遵从并坚持“啬”这个原则。早早遵从“啬”这个原则,这可称为不断积蓄德性(因人造作妄为而德性亏损不全,即常德偏离,厚德转薄)。不断积蓄德性,(一切顺其自然,减少知欲干扰,无为不争),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自胜者强,也没有什么需要克服的)。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或者需要克服的,(达到了万物一体、与道为一的境界。)谁能知道他的极点在哪里呢。不知道他的极点达到哪里,(厚德载道,与道为一,顺物自然,无所不适)那么就可以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啬”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根本,坚持这个原则,就可以长治久安。“啬”,可称作深扎大地牢固不动(治国安邦,长治久安)的根柢,这就是长生久存的根本原则。

治人事天,莫若啬。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存心养性,莫不俭啬。啬者,本义收藏谷物,引申为爱惜、节俭。

此处之“啬”,无“吝啬”之贬义,与“清静无为”义近,厚藏生命能量,节制内敛,莫为外物浪费精气,劳心伤神。

治理国家,涵养天性,莫若“无为”,爱而不费,藏而不亡,少私寡欲,绝学弃智,精神内守,抱朴守一,精气不外泄放逸。

为道日损,少则得,多则惑,知少则道明,欲寡则德厚,蓄养精神,爱惜精力,不逆大道,是谓早服,早准备,积厚德,顺大道,避凶害。

厚德载物,广结善缘,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是谓无不克。无为无不为,孰知其极,得一者,一即一切,万物生,天下正,故可以有国有天下,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根愈深,柢愈固,则枝繁叶茂,长生久存,此乃养生之道,以道修身,可养生,可治国,可取天下。

啬,积德,无不克。

“啬”与“俭”义近,都是不要奢侈浪费自己的精气神,人要减少知欲干扰,消融自我意识,节制欲望,少私寡欲,收敛精神,清静无为,厚积德性,顺其自然,“不行而成”。

“啬”,本义收藏谷物,安全保管, 也可以引申为收藏好我们的保全生命的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人的自然天性,不要人为浪费,要节俭爱惜。知欲多一些,德性就会亏损一些;知欲少一点,德性就会多一点。

“无不克”,就是“无不为”,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人为努力的结果。“啬”是厚德的重要原则与有效手段,让我们的德性纯厚,德厚则合道,“啬”得越好,尊道贵德就越好。

道是根,是本,而万物为“末”,根扎得愈深,万物作为枝叶,其成长则“莫知其极”。枝叶自由发展,皆因根深,从深根中能汲取无穷的营养。

“重积德”,为何要不断地积蓄“德”。因为我们的“德”出现了偏失亏损,人们有了自我,有了知欲与妄为,从而出现了失德的情况,因此也带来许许多多地困扰与伤害。

所以,我们要不断积德,回归真我,即“复归于朴”,回归我们的初始点,比若赤子。如何积德,这里不是常人所讲的做善事,而是无知无欲、绝圣弃智、见素抱朴,让人们恢复到最原始的最自然的最和谐的状态。

“无不克”,不是战无不胜,而是无战而不胜。因为合道厚德者,怎么会有“我”之争呢,不争故也不胜,这是讲修道者,处无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无不克”与“无不为”义近,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结果与目标。

一个人如果德性纯厚,其本身就是合乎道的,合道从道,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不克”,对于修道之人而言,更多地超越了自我,战胜了认知与欲望,无知无欲,无心无为,还有什么不能克服或战胜的。对于万事万物而言,也没有什么需要战胜,而是辅助、顺应、成就万物,有什么需要克服的呢。

再者,德愈厚,则愈趋于与道为一,与道同在。以道观之,万物一体,孰知其极。无我则德厚,有我则失德。无为则合德,有为则背德。德性越淳厚、精纯、完整,就是最大程度地合道。失德则背道,人的自然天性越少,德性越薄,背道愈远。

一个人的德性如果纯厚,就能够战胜自我认知与欲望的侵扰,不断地坚持修德,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化解自我,德如赤子,“虚极静笃”,无知无欲,无思无虑,无乐无忧,一切顺其自然,那么就能够战胜一切外在的诱惑与侵扰,保持最本初的自我,“厚德”则合道,“与道为一”才是真正的“莫知其极”。

真正地明道了,循道而行,才算是“有国之母”,真正地把握了治国的根本原则。而做到明道从道合道,首要是化解自我,超越自我,“啬”,就是最大限度地消解自己的知与欲,始终不渝地锲而不舍地坚持“啬”,就能最大程度地“复归于朴”,修复自己亏损的德性。超越自我,才能成就自我;成就自我,就是成就整个世界。

本文内容由小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