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十条古代家训名言警句大全(十条古代家训名言警句有哪些)

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训》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2.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要知道孩子是值得教育培养的,不要说小孩子“知道什么”这样的话。

3.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颜之推《颜氏家训》

狎(xiá):亲近但态度不庄重。简:简慢,怠慢。父子之间要严肃,不可狎昵;骨肉之亲要仁爱,不可简慢。指狎昵和简慢都不利于教育子女。

4.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王阳明家训》

孩子们啊,要听从教诲:要勤奋地读书,还要孝顺父母;要学习谦恭待人,一切按照礼仪行事;节俭饮食,少玩游戏;不要说谎,不要贪心利益;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只要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的身份,这是有志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

5.大参到任,必受知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范仲淹《与诸子及弟侄》

大参就任官职后,必然受到了解和信任。要一心勤学奉公,不要担忧前途。意思是告诫在官场任职的后辈,要求他们为官清廉、办事公正,千万不要有私心私利。

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刘清之《戒子通录》

生活环境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饮食穿衣,如果能考虑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诲学说》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成器具,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但玉这种东西,有长久不变的特性,即使不把它雕成器具,也还是不失为一块纯玉。人的品行随着外物环境的变迁而变迁,如果不学习就会抛弃君子沦为小人。能不值得深思吗?

8.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洪应明《菜根谭》

人的品德是随着气量的增长而提升的,而人的气量,则是由于它的见识而增长的。如果想让自己的品德获得提升,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量,变得更加宽宏。要想让自己气量更加宽宏,就不能不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见识。

9.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嵇康《家诫》

对居住之地的官员,只要尊敬他就好了,不应和他过分亲密,和他的往来也不宜太多,一定要去拜访的话,也应当注意控制时间,不宜处的太久。

1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有道德修养的人,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坚定,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