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总是身心俱疲(总是身心疲惫怎么回事)

导语:经常身心俱疲?这是大脑在“闹脾气”,做到这4点,每天元气满满

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妥妥的“起床困难户”;

上班没精神,感觉脑子不够用,工作效率低;

下了班身心疲惫,整个人都累瘫了,却感觉自己整天都在瞎忙活。

我们常常觉得“困、忙、累”,这些都是因为现代快节奏、超负荷的生活,让我们的大脑不堪重负,在跟我们“闹脾气”。那我们如何安抚好“任性”的大脑呢?

小林弘幸在《24小时大脑》中提到:我们的神 经 系统中有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 经系统。

激活前者能让我们的身心处于兴奋状态,大脑变得灵活,所以白天的时候他会占据优势。而启动后者会让我们的血管松弛、心跳减慢,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所以夜晚的时候他会发挥主要作用。

简单地说,交感神经能让大脑努力工作,而副交感神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的。

只有两者协调运作,才能让我们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时休息,否则大脑就会跟我们“闹脾气”,出现情绪萎靡、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所以,只要科学地遵循大脑的运行机理,合理安排时间,让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合适的时间交替工作,就能维持你一天的好状态。

1、用好黄金3小时,打造活力“爆表”的晨间大脑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

一天的状态如何,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个元气满满的早晨。但实际上,我们的早晨却是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的。

而我们之所以会陷入这种状态,往往是因为没有顺畅地从睡眠模式切换到起床模式。清晨是副交感神经让位交感神经并让它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段,如果二者没有高效地完成交接,那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这个时候不妨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激活交感神经,完成工作大脑的有效切换。比如,闹钟响了以后,不要急着起身,利用1分钟的时间做一套“被窝伸展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地唤醒身体机能。

再比如,离开被窝之后,拉开窗帘,给自己几秒钟的时间,享受一个清晨日光浴或者打开窗户做几个深呼吸,这些都能激活大脑,让你的大脑更加灵活。

告别“起床困难户”,完成工作大脑的有效切换之后,就应该把握好接下来的三个小时。

脑科学家研究发现,起床后的3小时非常重要,是一天中精力最集中的时候。所以不妨将一天中最难的工作放在这个时间段完成。从这3小时开始,开启能量“爆棚”的一天。

2、用好钻石9小时,打造集中精力的日间大脑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情况,忙忙碌碌一整天,到了下班的时候才发现琐碎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但最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做完,所以只能加班到深夜。

这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根据交感神经的状态来安排你的工作。

交感神经在白天的状态,就像雨后颜色越来越淡的彩虹。从下午开始,它的状态就开始慢慢变得低迷。如果细心你会发现,大部分人上午的状态都还不错,到了下午就开始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所以可以把需要深入思考或者需要想象力的工作放到上午8:00~11:00去完成。而把机械性的工作放在下午3:00~6:00来完成。这样就能充分利用白天的钻石9小时,让你拥有最高效的一天。

如果工作中实在是头昏脑涨,不妨站起来走一走或者出去爬一下楼梯,这样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3、用好白金4小时,打造深度放松的晚间大脑

经过忙碌的一天,感觉自己要累瘫了,只想窝在沙发里玩手机。虽然这听起来很惬意,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过晚食用晚餐或者晚餐后躺着不动,不但会引起消化不良还可能会影响你夜间的睡眠质量,导致第二天清晨状态低迷。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在8点前用完晚餐,并在晚餐后散步半小时至一小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晚餐后,交感神经就应该“下班”了,是属于副交感神经的黄金时段,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能让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

另外手机和电脑屏幕散发出的蓝光,会刺激我们的交感神经,同样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让我们陷入“晚上睡不着,早晨睡不醒”的状态。如果想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尽量不要将手机带入卧室。

可以选择在睡前看看书或背背单词,毕竟睡前半小时是大脑记忆的黄金时段。

其实,大脑跟我们的身体一样。

清晨,随着我们的身体慢慢醒来,大脑也将开始全新的一天。

只有科学地遵循大脑的运行机理,给大脑补充“营养”,才能让我们走出萎靡不振的情绪陷阱,高效完成任务,每天过得元气满满。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