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中的四个有趣实验是什么(教育理论中的四个有趣实验有哪些)
导语:教育理论中的四个有趣实验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连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后来,每次给狗进食时打开红灯、想起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看到红灯亮或者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的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二、桑代克的猫著名的迷笼实验: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抓或咬,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无意中踩到踏板,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次入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开门。桑代克把猫放进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三、斯金纳的小白鼠在斯金纳箱中放进一只白鼠,并设一杠杆,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小白鼠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四、班杜拉的小朋友在早期的研究中, 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年人对一个波比娃娃的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波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波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儿童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通过实验,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