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骆宾王对武则天的檄文(千古第一檄文看骆宾王如何痛骂武则天)

导语:“初唐四杰”骆宾王,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为何让女皇赞不绝口

谈及骆宾王,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和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称之为“初唐四杰”!在初唐四杰里,属王勃的名气最高,一篇《滕王阁序》,可谓是将他的名望推及到当时的文化最巅峰。

但是骆宾王的才气,也绝不输于王勃。

骆宾王,字观光,生于义乌。他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很小的时候就号称“神童”。现在家喻户晓的《咏鹅》诗作,据记载就是他7岁时的作品。

唐·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如果说,王勃的诗作和文章擅长文辞,那么骆宾王的文章则更针砭时弊,有更深的社会意义。除了《咏鹅》那首老少皆知、通俗易懂的诗作之外,骆宾王的名作《帝京篇》长篇,也堪称绝唱,在当时影响很广。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比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这样的诗句, 豪情壮志不言而喻,如今读来也是如临时境。

今天文史君集中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骆宾王最全盛时期的一篇檄文。

所谓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历史上有名的檄文也很多,最早的檄文应该就是商代开国君主汤在征伐夏桀之时的《汤誓》,后来到了汉朝有隗嚣的《讨王莽檄》,到了三国时候,也有个非常有才的人叫陈琳,也写过一篇檄文,《讨曹操檄》。而今天分享的骆宾王的檄文,也是为了讨伐武则天时所作。

唐·骆宾王·《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骆宾王的这篇檄文,写的大气磅礴,引经据典,行云流水。

开篇即历数武则天之累累罪恶,层层揭露,有如贯珠,事昭理辨,并点明武氏乃亡国之祸根,从而道出讨伐武氏之必要性;再写起兵讨武之正义性,气盛而辞断;最后向敌方晓以赏罪诱胁。

全文综合运用对仗、用典、夸张等表现手法来烘托文章气势,对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强有力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这篇檄文作于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当时武则天废掉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另立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有登基称帝的野心。

这时候身处扬州的徐敬业准备起兵讨伐武则天,当时骆宾王在徐敬业手下做幕下,任文艺,撰写军中书檄,此文即作于此时。

骆宾王的这篇檄文,在当时影响力非常巨大,也是时代新风的具体表现。尤其是“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

据说,武则天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有大臣说是骆宾王所作,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见于《新唐书》本传)。

通过这两句诗作,一方面可以看出骆宾王才气斐然,竟然能让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武则天爱惜人才,痛失人才的怅然。

读者们,关于“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姿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