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道德经的无为不争怎么理解(道德经无为的经典句子)

导语:国学经典《道德经》:道德经的无为和不争,到底是消极还是智慧

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里面多次出现,比如

第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第8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66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

第7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第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其实老子真正要表达的不是不争,而是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德经全篇的点睛之笔

老子所提到不争,和我们现代人印象中的消极处事是毫无干系的。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注意此处不是不争,是为而不争,虽不争,但仍为之,此之谓为而不争。

我们总提到天道法则,那么天道的法则究竟是什么?——就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看似不争,但还是要为,这里的为有两层意思,①行动,做事②帮助,维护

我个人倾向于帮助和维护,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天道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法则,是帮助协助而不争夺对抗。

有人说,不争就是让我拱手相让啊,那可不行,我就是要争,其实,很多事都是顺理成章的。

争,你就能得到吗?

争无非为了得,岂不知得是德具足的结果,没有德,就不会得,勉强得,也留不住,如果用蛮力强取豪夺,甚至可以招致灾祸。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不争,不过是心念不动,不起争念,执念,但,并不会因此不行不动,为,就是无为而为,虽不与物争,但依道而行,结果就是不争而得,虽然没想得到什么,但是得到是一种果,有依道而行的因,必有不期而得的果,这就是虽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没有争执心,争斗心,争辩心,争得心,没有妄念,但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本本分分的做人。

换言之,我努力做,但是不胡思乱想,不勾心斗角,不贪得无厌,这就是为而不争。

不争,就是不用强力,说的再具体一点,不争就是顺应自然,而绝非站着不动,该是我的,我不会坚

辞拒绝,不是我的,我不会据为己有,

不争,就是做好自己,不过多的表现。不争,不是不做

这个争,其实是一种念头,一种欲望,一种占有欲,渴望得到名利的私心杂念,这就不好了,有了这

种念头,一定会干扰你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了争这样的欲望和念头,难免攀比,争斗,贪得无厌,结果必败无疑。

为而不争,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但是不强求得到,不强求结果,不贪求收获,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事实上,越争,就越得不到。

不争,就不会起心动念,就可以安心做正确的事,心安理得,就可以厚德载物,

争的是什么?——名利。不争,就会利而不害,就合乎天道

竞争,自然攀比,做事难免失去公正,甚至见不得光,其结果往往就是害人害己,争而不得。你和别人攀比,和别人争斗,心里被别人占据,你就失去自己,没有自我了,你的灵感就没有了,做事情难免胡作非为,颠倒错乱

说白了,道家的不争不是说叫你啥都不去干,意思是说多努力干活,少些勾心斗角的念头,这样名利虽然不去追求,却会自然上门

太阳不需要和天地争光明,大道不需要和万物争利益,为什么?——本自具足。

天地按它的程序,模式,规则,有条不紊的运行,周行不殆,循环往复,凡是违背对抗这个规则的,只能自取灭亡

争,是主观意识;法则,是客观存在,只有无为而为,才能顺应自然规律,回归自然大道。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不争也不是拱手相让,不争其实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如果方向错了,方法不对,越努力越失败,成功学害人不浅,多少人一腔热血,没多久偃旗息鼓。

我们总以为主观视角是真实的,其实,客观世界才是真实的,主观上你争啊,夺啊,没有用,用强力,最终毁灭自身的例子多了去了

综上

道德经里面的不争,是为而不争,就是说,我虽然没有争夺心,争得心,争辩心,争执心,但我绝不会躺着睡大觉,我还是会为,怎么为?——无为而为

无为就是遵循天道法则做人,按照客观规律做事,而不是凭个人喜好,主观愿望,更不能头脑发热,

一时冲动。

不争是和无为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二者实为一体一用,离开无为之体,就会失去不争之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姬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