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肾小球滤过率时高时低你知道吗(肾小球滤过率忽高忽低)

导语:肾小球滤过率时高时低?与2点有关,早注意不担心尿毒症

肾病治疗过程中,肾功能恶化的速度是快是慢,都受哪些因素影响?

分阶段来说:

早期典型的“作恶分子”就是蛋白尿。肾病早期仅存在轻微的炎症,肾小球受损后会导致血液中持续有蛋白漏出到尿液中,整体的肾功能开始慢慢发生变化,过滤、代谢、调节的作用都会受损影响,且引发水肿、乏力等各项症状。

中后期,评估肾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则是肾小球滤过率(GFR)。病情早期监测GFR不存在异常情况,因此不能提示更多肾功能实质性损伤的情况。但肾病3期开始,可观察到几乎所有肾友都存在GFR不同程度的下降,此时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这些反应肾脏排毒功能的指标,开始异常升高。

相比蛋白尿对肾功能的实质性影响,肾小球滤过率(GFR)更低是肾功能受损后的表现,要预防肾衰竭,控制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需要提前管理好影响肾小球过滤情况的因素,才能长久的保证肾功能的稳定。

肾小球滤过率多少为正常?不同数值反应的肾功能情况有什么不同?

我们一般说肾小球滤过率(GFR)在90ml/min以上属正常,但由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患者也会存在偏低或偏高的情况,如果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10ml/min,基本上没实质性问题。

肾小球滤过率(GFR)≤90ml/min,为肾病1期,肾脏炎症反应早期;

60ml/min≤GFR≤90ml/min,为肾病2期,明显出现下降,肾小球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肾脏炎症反应中后期;

30ml/min≤GFR≤59ml/min,为肾病3期,已进展到肾功能不全,肾细胞开始发现纤维化,肾脏受损至少30%,肌酐、尿酸等指标也会有明显的升高;

15ml/min≤GFR≤29ml/min,为肾病4期,肾功能衰竭阶段,由纤维化转为硬化速度更快,肾脏受损到达60%以上,且进一步恶化风险更大,各项并发症相应增多,在具体值上存在差异。

GFR低于等于14ml/min为肾衰竭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此时部分完全坏死的肾细胞,布局在肾脏上,形成一个个“疤痕”,这个阶段又称为瘢痕期。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过程,反映的就是整个肾病的发展史。及时阻止更多的肾小球受损,同时修复受损较轻部分的肾小球,清除掉已经完全坏死的部位,可保障剩余肾功能的发挥。

肾小球滤过率忽高忽低?怎么回事?教你2招,预防肾衰竭

一、控制炎症因素,以防感染为主

造成病情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免疫炎症反应的反复,持续不断地损害肾脏细胞的“基底膜”,加速肾小球的损害,加重蛋白尿的同时整体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也会随之下降。

对抗感染的关键是提升免疫力,除了肾脏基底膜炎症,日常中一些常发的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口腔感染等都与免疫力低有一定关系,日常要多运动,加强营养,强身健体,同时讲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二、稳定血流情况,避免急性因素

除了慢性的发展之外,一些急性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也不可能忽视。比如严重高血压引起血流缓慢,肾脏细胞血氧供应不足,造成肾功能不稳定;药物性损伤,导致肌酐等指标急剧升高,加重肾脏过滤负担,滤过率也会出现波动。

维持肾功能稳定,预防肾衰竭,也要重视这些急性因素带来的伤害。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