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文章结尾奥妙的揭秘是什么(文章结尾奥妙的揭秘怎么写)

导语:文章结尾奥妙的揭秘

奥妙

文章结尾奥妙的揭秘

在一篇文章中,结尾的地位十分的重要。它是一篇文章折腾了半天后的收获,是水到渠成的感情主旨的升华,是画龙点睛后的腾飞。历来大师们对文章的结尾都匠心独运,结尾往往成为名句,流传千古。

结尾的技巧,说奥妙,它真奥妙,奥妙得高不可攀,深不可探。若说它平易,它就真平易了,平易得你一学就会。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文章结尾。

我把结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显露式结尾,一种是隐含式结尾。显露式结尾,就是作者把感情直接地表达出来。隐含式结尾,就是作者不直接表达出来自己的意思,而是通过景象,名句引用等来表现。这两种方法,对于一般的作者来说,在写作时,选择其一,好好表达,应该是可以的,我们不必有过高的强求。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讲,这两种结尾是不能随意选择的,因为结尾的最佳形式的选择权,在主旨身上。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主旨决定结尾。

我先举例说明一下这两种结尾:

先看显露式结尾: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就是显露式结尾。作者直接地把感情主旨给说出来了。

再看隐含式结尾: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就是隐含式结尾,作者有主旨感情,弃官归隐,但他就是不直接说出来。

奥妙

然后,咱们再说说奥妙。看看高手的内容是如何决定形式的。例如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的主旨感情十分豪放,就需要用张扬的显露的句子来表现。若换用隐含式结尾,诗情就消减了。

再看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弃世归隐,淡泊自由的,它归隐,故而,隐者不必要大声嚷嚷地表达意思,要含蓄地隐起来。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它的景象的特点,就是隐藏、隐蔽,故而,这个景象是极有含义的意象。这样的隐的形式与主旨归隐,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了。

奥妙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娴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