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里的成语(《论语里仁》)
导语:《论语·里仁》篇成语知多少
《论语·里仁》是《论语》的第四篇,共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释义: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成语:里仁为美
里仁为美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释义: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成语:造次颠沛
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释义: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成语:观过知仁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义:孔子说:“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成语:朝闻夕死
朝闻夕死
夕
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义: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成语:恶衣恶食
6.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释义: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成语:无适无莫
7.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释义: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从这里开始学,学到圆满的境界,就是道。”
成语:一以贯之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成语:见贤思齐
榜样
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成语:游必有方
1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成语:讷言敏行
敏于行
敏于行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