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植被截留什么意思(植被截流定义)

导语:概念辨析:植被截留和涵养水源,你能分得清吗?

涵养水源是我们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植被截留水分用得比较少,所以两个概念有时候比较容易混淆,认为植被截留的水分就是涵养的水源,其实错了,这两个概念有联系,但也有区别。

植被截留指的是植被,包括生长的树冠和落到地上的枯枝落叶,对降水,截留了一部分,使部分降水没有落到地表,渗入土壤。在植被截流过程中,根系是不起作用的。

植被截留的雨水,一部分会再从树叶上滚下去,最终渗入土壤,所以,植被截留相当于减小了降雨强度,先落到树叶上,再滚落到地上,就像武侠片里的男主角从悬崖上摔下来一样,总要先被树枝截留下,免得掉地上直接摔死。反过来,这样也减少了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大力冲击,从而减少土壤颗粒被积水冲走。同时,植被截留也相当于延长了降水时间,雨停了,树叶上截留的雨水还在往下滴落,这样就给下渗增加了更多的时间。所以,植被截留对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都有积极作用。

植被截留的雨水,除了再落到地表以外,相当的一部分是直接蒸发到了大气中,而这也就相当于植被截留使得有效下渗雨水减少。

涵养水源是指通过植被的作用,增加地下水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土壤沙化、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简单地说,植被截留是把雨水截留在叶片上,涵养水源是把水涵养在土壤中,植被截留更有利于涵养水源。

试题来了!

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 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这是江苏卷高考题,用排除法来做很简单,材料中给出蒸发只占28,所以不选A;下渗更少,只有2,那转化的地下径流就更更少了,所以不选C;这个高度是山地针叶林,还到不了温度低的夏季结冰的程度,所以不选D。

通过这个题我们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对植被截留的理解,尤其要注意选项中A是说地表蒸发,不是指的所有蒸发。植被截留后,相当一部分雨水会从叶面直接蒸发走,还有一部分会被叶面吸收,再通过蒸腾散失到空气中,从水循环和水平衡的角度来说,植被截留会减少到达地表的雨水,从而减少下渗的有效水。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这是全国三卷高考题,森林恢复后,森林植被截留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所以地表径流减少,蒸发蒸腾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增加,降水量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一片森林对降水的影响不大。所以选C。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