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大暑节气经典诗词诗句一览腐草为萤(二十四节气中大暑的意思)

导语:二十四节气——大暑虽炎犹自好,且看腐草为萤秒

大暑虽炎犹自好,且看腐草为萤秒;

匀匀土润散溽蒸,大雨时行苏枯槁。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每年公历 7 月23 前后交节。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20 度,恰是三伏天的中伏之时,一年最热的天气。

所谓大暑,大热是也。

如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从气候学的角度,此时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干旱洪涝、暴风等自然灾害频发。

此时天气变幻莫测,有如唐代戴叔伦在《宿灵岩寺》一诗所云: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其实,在这样的天气,山道独行是件危险的事情,还好,诗人及时投宿灵岩寺歇脚。

如此方有闲情欣赏山中的急雨、山溪、云迷……然而这天公竟然如顽皮的孩子一般,转眼间凉风吹拂殿角,天气转晴,一轮红日挂在西山。

在《曲院凤荷》中,就描写了采莲女荡舟湖面的场景。

大暑虽然气候多变,景色也确实美丽,水天山色皆如画。清朝的陈璨

大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术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当此时节,大暑三候,每一候都有属于自己的候应。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

所谓腐草为萤,是指萤火虫喜欢将卵产在阴暗潮湿的腐草丛里,到了每年的大暑之时由蛹蜕变为虫,这样一个自然现象。

古人为萤火虫起了很多别名,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等。

萤火虫根据生活环境分为陆栖、水栖两类:

陆栖萤火虫喜欢栖身在植被茂盛且湿润之处;

水栖萤火虫生活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不仅水质要纯净,还不能受灯光的污染。

所以,我们见到的萤火虫以陆栖类占大多数。

不管是哪类萤火虫,想要在宁静的夏季夜晚翩翩起舞,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长时期。

萤火虫能够发光,是因为身体含有一种含鳞的发光细胞,叫萤光素。

描写萤火虫的古诗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唐朝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大暑之时,炎热之极,萤火虫候应时节而生。但是物极必反,大热之后必然转凉,你看萤火虫散发着美丽的光,一直舞到秋天。

大暑二候:土润海暑

源,湿气。此时土之气润,因此蒸郁为湿气。

此时天气闷热,土地潮湿,上蒸下煮,苦不堪言。因此有苦夏之说,

暑热也被民间称为龌龊热。

一年之中三伏最热,三伏以内中伏最热,而大暑正当中伏。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达到了 35℃,部分地区甚至达到最高温度 40℃的酷热。

如果说南京、武汉、重庆,这三座国内知名的火炉城市,在中伏之时让人难耐、那么,具有火焰山之称的新疆吐鲁番更令人称奇!

清代诗人肖雄,有常年生活在吐鲁番的经验,他在《西疆杂述》诗集中这样描述:“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烈日可畏。”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形容火焰山是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一脚蹬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其中有两块炉砖掉到凡尘变成了火焰山,所以终年烈日炎炎。

作者虽然是艺术夸张,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火焰山温度之高,非寻常人可以忍受。

唐代的王毅写过一首《苦热行》: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祝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火神,所到之处烈火熊熊。

诗人用来做比喻,想来也是骄阳炎炎,酷热不堪,激发灵感方有此诗。

你看诗中用词,“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于是诗人呼唤:“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在这样的天气里,大家感同身受,北宋的晁补之也写了一首《仲夏即事》:

红葵有雨长穗,青枣无风压枝。

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大暑三候:大雨时行

千呼万唤之下,风来了,雨来了!气势如同苏轼在《六月二十七的湖楼醉书》中所写: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盛夏之时的风雨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正所谓疾风骤雨!

民谚对此有很多贴切的比喻,如“隔田沟下大雨”“东边日出西边前”等。

如果东方出现闪电,那就没有雨;如果闪电出现在西方,那么大雨立刻就到,躲都躲不及。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了很多经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总之,大暑三候,大雨正当时也!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其中意思是说,三候之时常有大雷雨出现,从而减弱之前的暑湿之气,气候渐渐向立秋转化。

这段时间大家尽量不要坐在外面的木凳上,因为盛夏的气温很高,空气中的湿度也很大,长期放在露天的木料容易吸湿受潮,但是经过高温炙烤后,表面看起来又是干的。

人要是长期坐在上面,就容易被湿气侵入体内,引发痔疮和风湿病等。

民间对此也有说法;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大暑之时,骄阳似火,便有了喝伏茶清凉降暑的习俗。唐朝有个灵一的禅师就写留下了饮茶诗,名字叫《与元居士青山课饮茶》: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对于跳出三界外的灵一禅师而言,喝茶亦是修行。

此诗中无论是野泉烟火,还是青溪流水,处处透露出缥缈高远之感,读来甚是清凉。

诗中的那位居士能够和禅师在此清幽之地饮茶论道,想来必是有缘之人。

此时,民间的人们忙于生活,就没有这份清新雅致了,若是有了富余时间,用金银花、甘草以及野菊花等性情稍凉的药草泡了伏茶喝,便可解了暑气;

若是时间匆忙,来不及细讲究,喝一碗凉开水也是爽心。

我们在电视历剧中经常会看到,某个交通要道或者繁华地带设有茶馆、茶摊之类的场景,像这样的茶通常不会太贵,主要是为路过的行人消暑解渴之用。

持扇纳凉

同样是避暑,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就潇洒多了。且看他的《夏日山中》:

懶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炎炎夏日,挥扇纳凉当是很爽的事情。然而李白还嫌不解暑,索性“裸青林中”。

他的裸,只是将头巾取下挂在石壁上,让头顶透气罢了。

在今人看来是很而平常的事情,在古人看来,这多少有失读书人的形象。

不过、李白本非世间俗人,乃是诗仙呀!是真名士自风流,即便是杨贵妃和高力士,这两个唐玄宗面前的体已人,也得为他磨墨脱靴。

再说了,这么个大热天,找一个无人的青青竹林纳凉,随性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度暑粥

宋朝的李重元写了《忆王孙·夏词》:

风源脂新小葱糖,过丽荷花满院香,沉净弹瓜冰雪凉。竹方球,针线慵拈午梦长。

这两词读来让人如饮冰雪。夏日的午后风儿吹拂,雨后的荷花满院飘香——其实。此时若是采摘一些荷叶,和粳米、冰糖等物熬煮清凉粥降暑。

如此甚好。

蓬子粥、红枣银耳菊花羹,放人薏米、豆类、粳米,乃至西瓜皮等都是做粥

大暑时节,喝粥度着是我国各地盛行的传统。作为消暑佳品,绿豆百合莲子粥、红枣银耳菊花羹,放人薏米、豆类、粳米,乃至西瓜皮等都是做粥的好材料。

若是祛湿、滋补,加入茯苓、山药甚好。

明代李时参就对粥类持肯定态度,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

最为饮食之妙也。”

除了度暑粥,夏季瓜果飘香,大量上市,多吃果蔬营养更加均衡。

《黄帝内经》也曾记载:“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当此炎热之时,蔬菜类黄瓜、苦瓜、茄子、莲藕等均是妙物;

水果之中西瓜、葡萄、香蕉、桃李等味美甘甜。

古人在盛夏喜欢将瓜果放在深井之中,用清冷甘凉的井水镇一镇。

用之时便是满腹清凉,如饮冰雪——譬如李重元,“沉李浮瓜冰雪凉”,多么逍遥!

对付酷暑,古人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秘诀就是一层窗户纸,点明了其实也简单,但是往往就是走出第一步

据《周礼》记载:“冬季取冰,藏之凌阴,为消暑之用。”

想要将冬季之冰保存到炎炎夏日并不容易,必须挖出专门的冰窖储藏。

古人客藏的冰块,可以用来室内降温,可以用来调制美食。

代某广告词,那感觉真是“透心凉,心飞扬!”

他们此时喝的酒,也非寻常之物,乃是将冰块置于酒中而饮。

南宋王朝的避暑手段也是别出心裁,他们会将数不清的姹紫嫣红置于前庭大院,然后动用大功率的“风扇”吹风,这样满殿俱是花香弥漫,清凉无比。

心静自然凉,身体舒服了,也就有心情享用美食了。比如宋代杨万里就品味了一道名叫“冰酪”的美食:

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

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元朝的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写道:“牛乳中取浮凝,熬而为酥,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融瓮贮之。

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谓之醍醐。”

诗说心不你有了”

清朝的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有更烦琐的记载:“从乳出酪,从酷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

牛乳一碗,掺水半盅,入白面三撮,滤过,下锅,微火熬之,待滚。下白糖霜。

然后用紧火,将木杓打一会,熟了再滤入碗。糖内和薄荷末一撮最佳。”

哈!这玩意若是加上冰块冷冻,不就是杨万里诗中“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的冰酪嘛!现代人称之为冰淇淋。

元朝时为皇帝讲经的陈基也说了:“色映金盘分外近,恩兼冰酷赐来初。”

这冰酪传到意大利,优哉游哉转了一大圈,变成冰淇淋了-——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到元大都住几年,收获颇丰。

到了清朝,北京街头夏日饮冰已然是寻常事。可以用酸梅、玫瑰、木樨和白冰糖熬煮,最后用冰块镇之;

可以用西瓜汁加入冰块镇凉解暑——

若是用文火熬制黏稠,再用冰块冻一冻,那便是色泽形态更为诱人的琥珀糕了。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总而言之一句话:万万不可贪凉伤了脾胃。

生命在于运动,得空多走走路,适当爬山、慢跑对于身体益处还是非常大的。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