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牛是什么牛品种(犏牛是什么牛)
导语:你所不了解的“牛”文化
牛被认为是祥瑞、辛苦劳作的代表之一,在中西方的文化艺术体系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
牛常常被当作神话传说中神力的代表,比如西游记中的“牛魔王”、牛郎织女的牵线“神牛”等等。
《周礼.地官》中记载:养牛的官职是“牛人”,每到祭祀时节,有专业的“牛人”用牛来祭拜天地,但当时的牛,主要用来当作运输工具或祭拜天地的,有些富裕的人家还食用牛肉,但是在当时牛并没有用来耕地。到战国时期,牛还被作为作战时的坐骑使用。到后期,由于牛的驯养数量增多和牛本身力量较大,牛渐渐被当作耕地工具来使用了。由于人们对牛的喜爱,很多的画家也将牛作为绘画对象,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就被认为了牛类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
韩滉的《五牛图》
韩滉的《五牛图》
在我国少数民族也祭拜和崇敬牛文化的习俗,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壮族有“牛王节”,每当这一天来临时,不管有多忙,牛都会免除劳作,并且让牛吃糯米饭。牛食用完毕之后,人才能食用。这一传统节日的目的是人们为了表达对牛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好吃懒做的厌恶。仡佬族的"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这一天,人们用糍粑悬挂在两个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影子,用此方式为牛祝寿,希望作为劳动工具的牛可以平安康建,继续劳作。
牛王节
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同样崇拜“牛”文化。在石器时代时期的艺术就有此体现。被称为“史前卢孚宫”的拉斯科洞窟壁画中的“公牛大殿”,此洞窟有许多大型动物的形象,包括野牛、野马和鹿等,这些动物都非常高大威武,其中的一只牛的形象甚至达到了5米多长。而另一旧石器时代的洞窟“阿尔塔米拉洞窟“也发现了许多的公牛绘画。
牛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在古埃及,牛在印度教中被视为神圣的动物,不可随意宰杀,同时也是雄厚财力的象征与体现。西方神话传说中也常常将牛的形象引入其中。
法国 拉斯科洞窟
西班牙 阿尔塔米拉洞窟
那么牛有什么样的文化含义呢?
1、祖先图腾崇拜
世界上许多民族对牛都崇拜有加,这与他们的祖先崇拜有关系,埃及人把牛看作“天”的象征;印度人视牛为神物,不可随意宰杀,在重要节日的时候将牛放在神灵身边,寄希望于牛可以通灵或感应神灵;在我国,彝族、壮族、佤族、藏族等民族都视牛为本民族的图腾。其中佤族的发展与壮大是因为人们在牛的帮助下找到了生息繁衍的地方。这些少数民族不仅视牛为神物加以崇拜,而且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因为得到了牛的保佑进而自己的民族才得以壮大和发展的,牛的形象渐渐地演变成了动物神。而祭牛神的风俗也渐渐发展起来了。
2、重视农耕生产,祈求风调雨顺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古国,在立春时节,国家以及个人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义县志·岁时》有“鞭春牛”的唱词:“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可见,牛的重要性。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力之一,拥有多少头牛也常是衡量一个人财富的标准之一。中国古代将牛、羊、猪三种动物的牺牲称为太牢,是规格最高的祭品,在祭祀时,常常用这三种牲畜摆上祭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牛是力量的象征。
西方斗牛节目的盛行就是典型的代表。而在中国牛因为力量大,被认为了耕作及交通工具。民间谚语“比牛劲都大”就是典型的代表。
4、儒子精神和内涵。
牛默默奉献的精神品质在中国备受推崇,南宋李纲在《病牛》中赞赏牛的品质,鲁迅先生也以“孺子牛”赞扬牛吃苦耐劳的品质。
牛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体系中在细枝末节上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对牛文化都是崇拜有加的,牛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还在继续发展和成熟着。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