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件作为证据的条件(复印件作为证据的效力)
导语:“复印件”作为证据,必须符合文中3点之一,否则无效!
生活中,熟人之间避免不了经济往来,于是就有了借条啊,欠条啊之类的文书,有时候基于某些不特定的因素,这些起到重要书证作用的原件丢失了或者找不到了,而手头只有复印件,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产生纠纷从而诉讼,这些“复印件”能作为有效的证据吗?如何才能把“复印件”变为有效的证据?
请看下文: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即在诉讼过程中用来确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明文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该法第68条还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物。
由上可见,在向法院起诉之时,需要向法院交证据的原件,作为此案认定的证据。①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78条规定:“证据材料为复制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0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据此,在原件证据材料丢失的情况下,在向法庭提供复印件的同时,还应当提供与提供人无利害关系知情人、见证人等有关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那么,复印件在何种情况下才能作为证据呢?
一是应当有其他材料来加以印证;二是对方当事人对复印件的内容表示承认。符合了这二条中的其中一条,复印件才可以作为有效证据,这是由诉讼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第一、证据应具有客观性,指的是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事实,它不带任何主观成份,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真实的记载。
第二,证据应具有关联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着某种联系,因而能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其二是说,证据之间必须存在着互相印证的关系。
第三,证据应具有合法性。由此可见,你与杨某之间到底有无借贷关系,这张欠条原件是否存在将起到关键的证明作用,因为欠条就是借贷的契约,也就是有关借贷法律关系的真实记载。
据此可以看出,复印件作为证据材料使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供复印件的当事人提供原件印证或提供原件线索,经查确有其原件;
二、有其他证明材料可以印证其复印件的真实性;
三、对方当事人承认的复印件。
在经济往来中,合同、单据、票证的原件,必须妥善保管,增值税等付款凭证的开具和交付,必须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进行。否则,产生纠纷后,很可能会因举证不能,导致败诉而遭受经济损失。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纳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