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趣味万花筒(万花筒玩具制作说明书)

导语:有趣的老物件:万花筒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

万花筒的图案是如何来的呢?原来是靠玻璃镜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万花筒的原理在于光的反射,而镜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来成像的,这种成像原理我国远古时代的古人就已掌握。古书《庄子》里就有“鉴止于水”的说法,即用静止的水当镜子。据说真正的万花筒玩具是英国物理学家大卫·布尔斯答于1816年发明的,而我国民间也很早就有了这种玩具,而且有创新,生产出了许多新型的万花筒。

万花筒理论也称拼图游戏法或组合法。指的是以市场定位和产品差异性为基础,对旧元素的重组配置,形成新的组合,使之转化为具有统一整体功能的广告创意。不管组合的元素是同质的还是异类的。

很多年前,只要化五分钱,一个小小的万花筒玩具就能在烟杂店买到。那时候万花筒外壳是由马粪纸板卷成,外面糊了层薄薄的印花纸,靠花纸来装饰玩具外表。内部结构很简单,纸筒的一头有两块薄玻璃片,夹层中间有白色衬纸,纸前夹杂些五颜六色的细小碎纸片,玻璃夹层留了合适间隙,当圆筒转动时,碎纸屑就纷乱掉落下来,使碎纸片不断变动位置。纸筒的另一端就是观看的小圆孔,筒身中间装入三块长方形的玻璃镜片,夹角成等边三角形。当五颜六色的碎纸屑定位时,你就可以从观望孔里看到三面镜子相互折射出的镜像。在外侧看似单调模糊的彩色碎纸片样子,到观望孔里却能变成一朵朵美丽的花样,只要转动位置,花样一直会变,这就是“万花筒”的工作原理。

后来的万花筒制作材料开始升级,越做越大,越做越精。那碎纸片由多彩艳丽的半透明塑片所替代,拷贝纸或磨沙玻璃使背景衬托明亮,均匀柔和,效果更佳。可以设想,如果在玻璃夹层周边再放置微电子光源,使被照射的彩色塑片晶莹发光,那么升级换代后的万花筒,观赏效果一定更好!

据说,万花筒玩具不被提倡是因为孩童多看伤眼睛,易使小朋友患上近视眼。其实,人们只要稍加控制赏玩分寸,偶然短时间看几次万花筒是无关紧要的。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