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心理学言语与思维(心理学中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导语:「基础心理学」思维、言语和想象
一、思维
1.1 思维的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2 思维的种类
按思维的形态分为三种: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按探索问题答案方向的不同分为两种: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分为两种: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概念和思维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而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他的思维发展水平。
1.4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的一个途径就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就是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其过程中,去发现他思维活动的规律;
其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三种:迁移、原型启发和定势的作用。
二、言语
2.1 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2.2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主要分为四种:运动性言语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和书写中枢;
其在不同部位的损伤则导致了不同的言语缺陷。
言语活动的四种中枢机制
三、 想象
3.1 表象和想象
表象和想象的区别
3.2 想象的种类
按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分为两种: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例如:梦;
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想象,可以分为三种,即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