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三国被曹操杀掉的谋士(被曹操杀死的谋士有哪些)

导语:盘点三国时那些被曹操弄死的不开眼的文人,除了杨修你还知道几个

前言:曹操这个人既爱才又妒才,能容忍也会整人,他整起人来,也与他用人一样是大手笔;自从“挟天子以令诸侯”手里抓着皇帝这张王牌后,便不断的加官进爵,权利无限放大,但凡得罪、顶撞过曹操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实在找不到岔子,就诬以谋反,谋反的也栽赃不了,便诬以“腹诽心谤”,腹诽心谤可是既说不清也不要证据的事,当然一办一个准。有的人是确实该死,有的就死的冤枉。

一、边让

边让,陈留人,博学有辩才,所著《章华台赋》传诵一时,大将军何进曾特予征召,孔融、王朗等名士也极为推崇,他本人也做过九江太守,后来次官在家。

被杀理由:无自知之明。

杀人动机:以为自己是名士,不大看得起曹操这个宦官养子的儿子,说了很多侮辱不恭的话,自以为曹操不敢把他这个大名人怎么样。谁知曹操那时候还不是宰相,肚子里也还撑不了船,便悍然把他杀了,而且还杀了他全家。

二、许攸

许攸,字子远,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之前时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因家人受贿被告发,才投靠的曹操;

被杀理由:居功自傲,持旧不虔,仗着自己使曹操的老朋友而对曹操不恭;

杀人动机:许攸这人一直对曹操不那么恭敬客气,常常当着众人的面同曹操开玩笑,甚至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阿瞒呀,没有我,你就得不到冀州了。曹操表面上笑着说:是呀是呀,你说的很对,心里却恨得咬牙切齿。后来曹操攻下邺城后,许攸指着城门对曹操身边的人说:这家伙要不是有我,就进不了这个门啦!从这一刻开始,曹操就再也忍不住了,当年在官渡,是形势所逼,只好忍下,这会没必要了,所以毫不犹豫的就要了他的性命。

三、崔琰

崔琰,字季珪,是当时最德高望重的名士,史书上称他“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正色于朝”,也就是清廉忠贞,正派儒雅,既有高风亮节,又有远见卓识,看人看的准,做事做的正,而且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很推崇他,说他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贫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历”认为崔琰是众人的表率,时代的楷模。

被杀理由:被曹操诬杀,杀他的理由是“腹诽心谤”。

杀人动机: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平定袁氏,得意洋洋的对刚从狱中救出来的崔琰说,攻克冀州,我可得三十万人,冀州可真是个大州啊!谁知崔琰却说:如今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尸荒野。王师驾到,没听说先传布仁声,存问风俗,救民于涂炭,反倒先算计能得到多少兵甲,以扩充势力为当务之急,这难道是冀州百姓寄希望与明公的吗?这一番义正言辞,吓得旁边的宾客脸都白了,曹操也连忙收起得意的神态,向崔琰道歉。因为这是正义和正直的声音,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但疙瘩已经结在了心底。

四、孔融

孔融,字文举,据说是孔子第二十世孙,来头自然很大。他小时候很聪明,被视为神童;十六岁时为掩护受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死,被视为“义士”。于是孔融便名满天下,世人皆知,三十八岁就当了北海相。后来又被曹操请到许昌,当了主管工程的将作大臣(建设部长)。

被杀理由:说话刻薄,以言治罪,欲加之罪:不孝。

杀人动机:如果孔融只是说些讽刺刻薄话,也许曹操忍一忍也就罢了。可惜孔融还要攻击曹操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纲领,对曹操的每一次重大决定都持反对意见,这就是曹操不能容忍的了。加上孔融和刘备的关系非同一般,曹操又正好要攻打荆州。留这个人在朝中,如何放得下心?于是曹操便决定在消灭刘备之前,先杀了孔融。

孔融有两条反动言论: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存在瓦罐里,倒出来之后就什么关系也没了。二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所以曹操恶狠狠的说:“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理,虽肆市朝,犹恨其晚”,不但该杀,而且还杀晚了。

五、祢衡

祢衡,字正平,平原(今山西平原县)人,《后汉书》说他“少有辩才,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也就是说此人非常意气用事,非常刚愎狂傲,喜欢故意和时尚唱反调,和别人过不去,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意思。

被杀理由:咎由自取,活该!

被杀动机:孔融因爱祢衡之才向曹操举荐,可是祢衡看不起曹操,自称狂病,不肯前往,背地里又大放厥词,讥讽曹操。

有一次祢衡答应见曹操,曹操非常高兴,马上吩咐门人,祢衡来了立即通报。谁知一直等到下午,弥衡才来,而且不是来道歉的,而是来骂人的。只见他身穿一身粗衣烂衫,手上还拿着一根木棒棒,往大营门口一站,开口就骂。一边骂还一边用木棍打着拍子,骂的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曹操勃然大怒,后头对孔融说:祢衡小子算什么东西,孤要杀他,不过杀死一只麻雀老鼠罢了!所以就把他打发到刘表那里,借刘表的手间接的把他杀了。

六、杨修

杨修、字德祖,太尉杨彪之子,也是一个聪明绝顶极有才华的人,连狂妄到不知所以的祢衡也承认他还算个人物,呼他为小儿。杨修也是一个谦恭的人。

被杀理由: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杀动机:公元219年,曹操率大军,从长安出斜谷,进军汉中,准备和刘备决战一场。谁知刘备敛众聚险,死守不战,曹操欲攻不得进,欲守无所据,战守无策,进退两难。有一天部下向他请示军中口令,竟答以“鸡肋”。杨修听了,立刻收拾行装。大家忙问何故,杨修说:鸡肋这玩意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十打算回家了。曹操知道后便以泄露国家机密罪、结党营私和妖言惑众罪处死。

总结:简单的说,崔琰是死于他的忠诚正直,孔融是死于他的不识时务,祢衡是死于他的狂汪悖谬,杨修是死于他的自作聪明,崔琰死的最惨,而祢衡死的最没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蔼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