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相为相才见真相的意思(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
导语:《道德经》:不以相为相,才见真相
一、佛家常有一句话叫: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这个世界的真相、问题的真理、事件的本质,都不在相之内,而真理即为道,道不在相之内,所以才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我们不执着于事情的外在相之上时,便有了通达事情本质的能力,这个道理对于人生来说极为重要,不管是为了解决我们思想之中的困惑,还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这个道理皆能通用。
就像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执着于事件的表象本身,而是需要通达事件背后的本质,而通达问题的根本则在于一个关键,就是抛开表象看本质。
比如有一句话叫: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就告诉我们,在观察问题的时候看到问题的背面,而不执着于表象之中,能够看到本质,自然能看到问题形成的根本,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而世俗之间的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只是用背道而驰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在错误的引导下,陷入一个又一个错误的陷阱无法自拔时依然不自知,甚至仍在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上士听见了“道”,努力不懈地去实行它;而中士听见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见了“道”,哈哈大笑。其实正因为下士闻之大笑,如果不笑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
这里的“下士”指的就是那些浅薄和愚昧的人,他们心中只是存在着世俗的认知,心中存在了一个世俗的相。
当一个人带着错误的观念去生活时,久而久之就会以错为真,过着颠倒梦想、是非不分的生活,甚至当他在听见真理的时候不仅不能理解真理,反而会嘲笑和怀疑真理。
也就是说他心中存在着一个世俗的概念,将其局限于这个“相”之内,所有背离世俗的概念、现象、问题,这些都超出了他们的认知,都只会被他们嘲笑,而他们自然也不能理解这件事情的根本。
当理解不了,就自然谈不上解决,所以世俗之间的多数人都会局限在这个“相”之内,生出烦恼与痛苦。
而上士、中士、下士,三者也分别代表着生活中三种不同的人,有的人听到了“智慧”之后努力地去实践它,这种人是对“道”有着深厚理解的人,而有的人是将信将疑,但是也有的人哈哈大笑。
二、真正能够通达“道”的人不以相为相,而下士闻“道”,却以相为相,他不能脱离世俗的俗见去观察问题,而不能通达事情真理,所以只能执着于事物的“相”之中,甚至当他听到事物本质时,也只会嘲笑和怀疑。
这就好像生活中不同的人面对事情的态度一样,有些人看问题的时候能够一眼抓住本质,抛开事情的表象,找到事情的根源,有的人却在事情的条理之间徘徊,而有的人却只是执着于事情的表象,轻易的根据表象去判断问题。
正因如此,才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所提出“无为而治”的道理,所谓“无为”就是无自己的主观妄为,不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执着于客观事物之中,一切顺应客观规律去发展,面对问题时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等”。
所以《道德经》又说: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意思就是说:所以古人立言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明道的人内含光洁,看起来好像昏暗的样子;进道的人谦虚自牧,看起来好像后退的样子;平坦地道看起来好像崎岖不平的样子;上德的人,谦虚卑下,好像深谷一样;最洁白的好像含垢的黑色;广大的德好像不足的样子;刚健的都好像怠惰的样子;质实的德好像空虚的样子。
当我们以世俗的概念去想象道的时候,便偏离了道本身,当我们用世俗的语言去形容它的时候,也不足以去诠释它的内涵,就好像真正方正的东西都是没有边角的,真正大的容器也没有形状,大的声音也听不到,大的形象也看不到。
真正的智慧真相不在世俗的认知观念以内,所以不以世人的俗见去想象和企图理解事物的真理,才能够通达事物的本源。
更重要的是,不要将自身局限于某一个“立场”,某一种“相”之内,因为有了“相”与“立场”,那么就有了偏见,自身便不能通到事情的本源,反而会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只是背离事物的本质,执着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层面上。
人生思想的囚笼正是因此而生,这也是人生悲剧的开端。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内容由小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