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启功书法是什么体(启功书法来源于啥体)

导语:书法只是启功的爱好,因“启体”成名是个意外

启功先生的书法被称为“启体”,他也是因此被大众熟知,是当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独具一格,摆脱了书法作品中常见的“二王”面貌,结合了瘦金体的特点,书体有很高的辨识度。只不过,启功并非以书法为生,他的职业是一位老师,书法只是业余爱好。

启功先生在传统文化和书画鉴定上的造诣极高,我们除了对他的生平不了解,对他的文采也知之甚少。《无所畏 无所忧》这本书中,收录了启功对于成长环境和师长友人的文章,我们可以借此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滋养。

一、家庭:人间平常事

启功姓爱新觉罗,但他不让别人喊他这个姓,他不想因为祖上的原因与别人有何不同。在身份证和各种资料上,都只有“启功”,没有“爱新觉罗·启功”。

即使如此,他还是客观地将自己的身世写在了文章《我的家事》里。读文章的时候,觉得启功似乎不是在写自己,而是在写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一个人。

启功三岁的时候,就在雍和宫按照正规的仪式皈依了佛教。他的成长过程里,一直接受着宗教的熏陶。也是因为如此,启功拥有基本的佛教人生观: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关切众生;以博爱为怀,与人为善,宽宏大度;以超脱为怀,面对现世,脱离苦难。

在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下,他的生活平淡而知足。启功的妻子大他两岁,两人相依相伴四十年。在妻子去世后,他写下了《痛心篇》:

结婚四十年,从来无吵闹。

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少年。

先母抚孤儿,备历辛与苦。

曾闻与妇言,似我亲生女。

二、谈恩师:教导切记于心

启功的师缘很多,尤其记忆深刻的,是他对陈垣先生关于“怎样教书”的记录。教书育人是启功的职业,这份职业操守是由陈垣先生传承而来。

这位老师对启功循循教导,不厌其烦的一次次嘱咐着一些信条,诸如“站在讲台上要有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不要发脾气,要取得学生的佩服”、“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做一篇”、“要有教课日记”。

这些“上课须知”让启功收益匪浅。我读到这里心里暖暖的,好像有一盆暖炉放在了寒冬腊月,又好像看到了一双手在上方,要拉自己一把。这就是老师给人的感觉吧,照亮和温暖前程,以身为梯让学生入门。

除此之外,这些师长以身作则,给启功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正向引导。刚才提到的陈垣先生,他在做学问的时候讲究“竭泽而渔”,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竭尽去了解这个问题的每一个侧面,在各种书籍里发现问题、提出见解。

三、跟书画的缘分

启功先生儿时的梦想是做一位画家,结果阴差阳错,他的书名远远超过画名。

他在小的时候,画画比书法要好。有一个表舅曾经让他画一幅画,想要裱好了挂在房间里。这本来是对启功画画的肯定,让启功十分自豪。可是,表舅临走的时候嘱咐说:“你光画画就行了,不要提款,请你老师提。”

启功觉得表舅是嫌他写的字不好,于是下苦功练习书法,决心成为书法名家。直到二十岁,他在草书上有了一些功底后,冯公度先生评价他的草书:“这是认识草书的人写的草书。”这让启功备受鼓励,便更加努力地钻研书法。

读了这本书,真觉得“大隐隐于市”。

本文内容由小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