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秦腔指什么(秦腔是什么意思)

导语:秦腔术语需要规范和统一 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秦腔的各种术语不统一。同样一个意思,在各种秦腔理论书籍和秦腔曲谱、秦腔剧本中,竟然有几种不同的名称。这样给秦腔的交流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的因为术语的不统一,还会造成歧义。所以,我认为,需要秦腔的研究者、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予以重视,做好秦腔术语的规范工作。

秦腔术语的不统一在几个方面都有反映。

一、唱腔的声腔体系名称有分歧。花音和苦音分别都有好几种叫法:

花音——花音、欢音、硬音、甜音;

苦音——苦音、哭音、软音。

二、板式名称的不统一。现在,一般都认为秦腔唱腔分为六种板式,即:慢板、二六板、代板、二导板、尖板、滚板。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有过各种看法,比如,有人认为有13种板式,甚至更多。这当然是把板式名称和板式的起落方式相混淆了。但是现在都认识统一了。不过,对于6种板式的写法,却有些出现了不统一。如:“二六板”有写作“二流板”的;“代板”有写作“带板”的;“二导板”有写作“二倒板”的;“尖板”有写作“箭板”、“垫板”、“介板”的。

在秦腔的各种板式中,都有好几种起板方式。如“二六板”中就有“二六大带板”、“二六小带板”、“拉锤二六带板”、“剁头二六带板”、“七锤二六带板”、“蛮带板”等等。这些二六的起板方式名称又与板式中的“代板”同音,就很容易发生混淆。

“介板”这一名称,一般“蒲剧”里用,属于散拉散唱,但是秦腔的有些资料里也这样称呼“尖板”。《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尖板》条下解释:也叫“介板”。秦腔、河北梆子散板类型,常在帘内唱。

三、某些板式中的一些唱法名称也有不统一。如:代板中的“垛板”有的书上又叫“双锤”。

四、个别板式名称的含义出现分歧。比如“滚板”,有的理论书籍上面说,“滚板”包括“滚白”和狭义的“滚板”,区别是:凡是每一句是五个字,并且有上下句的唱腔,就叫“滚板”,如,《断桥》里白娘子的唱腔“薄命女娇娥,点点珠泪落”;凡是唱词是散句的就是“滚白”。也有的理论书籍上把这两种都叫“滚板”,“滚白”只是它的另一种名称。

五、落板名称的不统一。在5种落板方式中,有4种落板方式名称出现不统一。他们分别有如下几种叫法:

提板——提板、齐板、截板、迄板;

歇板——歇板、斜板、绕板;

黄板——黄板、荒板、簧板;

砸板——砸板、扎板、札板。

六、秦腔曲牌名称不统一。如“跳门槛”有叫“官谱”;“柳青娘”有叫“柳生芽”的;“杀妲己”有叫“杀妲姬”的;“纺线曲”有叫“纺棉花”的等等。

戏曲术语不统一或者术语内涵有歧义的情况,过去在京剧里也存在。如解放前京剧界对京剧里的“散板”和“摇板”看法不一,有的把“摇板”叫做“”散板“;有的把”散板“叫做”摇板”。解放后,京剧研究者、理论界将这一问题做了统一。现在,京剧里凡是散拉散唱的就叫“散板”,散拉散唱里面情绪比较激昂并且只在唱腔开头唱的叫“导板”;紧拉慢唱、紧拉散唱的叫“摇板”。京剧里的“摇板”在“紧拉慢唱”这一个特点上和秦腔的“代板”有些相似,但比较起来,它没有秦腔的“代板”情绪激昂。

有这么一点想法,随手打出来。“术语不统一”这一问题可能在秦腔的其他领域也存在,比如在“锣鼓经”里,在表演术语里。如所谓“三簧场”、“三笑”、“起霸”、“抹架子”等等之类的,我不大懂,只是估计这里面可能也存在同一问题。今天,我将这个问题(如果它还算个问题)提出来,希望能引起秦腔理论界和广大秦腔音乐爱好者的注意,也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您认为这不算个事儿,您也就看看吧。也可能我说的里面还存在错误,也请您指出来,咱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