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文义相随实相与假相结合的例子(文义相随实相与假相结合的意思)

导语:文义相随 实相与假相结合

“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这是华严经十住品,第七不退转住,

讲真理的部分。不退转的人,前面是讲他所具备的条件,现在是讲他要做的事。他要做什么?一即多多即一的真理,要告诉人家。文随于义义随文,也要告诉人家。

文随于义义随文,如我手中拿起这一块木块,“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们马上说“木头”。木头那两个字,是一个东西,能不能分别出来?现在是用木头来形容这个东西,所以木头,不是这个东西。

木头那两个字是一相;“这个”是一相。用木头只是形容它,木头不是它。它是它,木头是我们创造出来形容它的,外国人不叫它木头。叫什么不要紧,都是名相,不同的人会创造第三个。其实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名字,第一个命名的叫木头,也可以命名为一个柴头,另外再发明什么,那都是多余的。

所以“这个”跟那个木头之间的关系,要弄很清楚。讲文,木头随于义,那块木块就是义,是本质。文要跟着本质。本质也跟着文。换句话说,真理跟假相,要能够把它和合起来。很多人在真理跟假相当中,把真理给忘了,只剩下假相。

知道我左手拿的木块这一个东西,这个叫木头。右手拿的这个也叫木头。人把木头拿来。要拿哪一个?就麻烦了。哪一个,要去区别出来。在区别的时候所指的木头,已经不是木头了。所以,实相跟文义不同。当文义跟实相要合一的时候,这里面就要相当高的智慧。

我们讲一跟十之间的关系。我们讲十,十是从一到十,其实是十个一。我们要了解十,是了解它有十个一。假如了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根本就是假相。就象一个袋子里装十个球,每一个拿起来都是一,所以,我们对十的了解,应该是十个一,放在一起叫十,只是简称叫十。

可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认为。我们一袋拿起来,这个就是十。结果你看到那个袋子,把那个袋子叫做十,而对十个一的这个内容已经完全疏忽了,文与义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已经脱离关系了。

文与义,是要一体的。把这个一即多,多即一;一即十,十即一,跟这个文随于义义随文相合并,融合在一起,这个叫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法慧菩萨在讲不退法法,就讲到这个地方,这种层次。

我们要把真理讲出来,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有很好的运用!(海云师演华严,圆明心要笔记)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相关阅读:看因缘变化长智慧 用生命取向入法界 (Ⅱ4-1)

【国学解码——高大 深广 百科式 全方位 智慧解码生命 方法多!

国学正能量,解码新生活!同来学华严,欢喜订评转~】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岑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