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楼上楼下住的人与风水(楼上人走动楼下能听到正常吗)

导语:楼上住人,楼下走人--闽南地区的智慧

石码镇位于福建东南部九龙江下游北溪、西溪汇流处下端的锦江南岸,地处漳州与厦门之间,是当今龙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码坐拥锦江港口,商贸发达,古时曾与石狮、涵江并称福建“三大名镇”。石码因骑楼而著名。它是目前闽南地区最典型的骑楼城镇代表之一,现存街巷及建筑结构完整,骑楼老街规模宏大,堪称标本。

摄影:周先丽

骑楼城镇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人地互动关系的一种体现,文化的传播与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像文化密码一样隐藏在这些建筑与街道之间。读懂石码的骑楼与其周边的城镇空间结构,有助于理解龙海地区别具特色的闽南侨乡文化。

《辞海》中对骑楼的释义为:“南方多雨炎热地区临街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将下层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蔽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单体骑楼的布局形式与近代殖民地外廊建筑接近,在闽南地区,近代骑楼与洋楼都被称为“五脚基”(five-foot-way,闽南音Nog-ka-ki)。

骑楼对于当地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既可以避风雨、防日晒,也能满足建筑通风采光的要求,同时为当地的商业贸易提供了交易的场所。骑楼的功能多为商住合一的店铺,面向街道,沿街直线布局。多为“前店后住”或“下商上住”结构,有的还设有仓库或工人房。

供图:陈永明

石码骑楼建筑主要位于市中心并临近九龙江沿岸,属于闽南近代“骑楼化”市政更新运动中的早期产物。据田野考察,骑楼建造之初,多将原有竹竿厝街屋前半部分或整体拆除改建为骑楼形制,并局部或整体“骑楼化”。石码骑楼大多采用砖、木结构,以二三层为多,且多使用传统的胭脂砖砌成红砖清水外墙,骑楼立面装饰相对繁复,在建筑风格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中西元素交融,但多以中式元素为主导,街屋密接联排,形成商业街。长期以来,骑楼建筑群都是石码的商业、贸易中心。

骑楼街道的建筑形态借鉴了民国初期广东省市政建设的经验,由街道两侧骑楼单体联排形成,底层具有连续性柱廊人行空间的商业街道,区别于传统街道的“檐廊”空间。在20 世纪末,石码人民流传着“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这样的说法,指的就是骑楼下的廊道可以起到遮阳、避雨等作用,这在湿热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十分有用。

摄影:黄文斌

据记载,广州民国初年骑楼的底层外廊是8 尺宽、1 丈高以上,而闽南另一处代表性的漳州骑楼底层外廊的宽度在6 ~ 8 尺左右(2 ~ 2.6 米),高度约1 丈至12 尺(3 米),从这一点看,石码骑楼的建筑规格应是直接承袭自广东,而非附近的漳州。民国八年(1919 年),粤军陈炯明部洪兆麟旅进驻石码,拆海澄、福河、石码三城,垒筑锦江道,并用城石铺砌街道路面,历时12 年。民国十九年(1930 年),复扩建炮仔街、顶新行、下新行、外市街、打石街、大码头、后街仔、六味街、大港墘、蔡港、福寿街、面炙街12 条街道。这些由广东军阀主持兴建的“新式”街道,就是石码最初的骑楼街。

如今,石码骑楼主要分布于解西路、解东路、解北路、九二零路、西湖路、民主路、新行街、打石街、大码头等。从地图上看,石码骑楼区域内现有“两横两纵”的大街规模,大码头(今解放北路)—甘裳街(今解放南路)、中镇街(旧称炮仔街,今九二零路)为“两纵”,西湖路(今后街)—外市(今民主路)—新行街(今新华路)、新洲尾—新兴街—大港墘(今解放西路)—打石街—六味街—福寿街—龙门街—下仔尾(今解放东路)为“两横”,街市齐整,集中成片。此外,石码骑楼街巷存在较为清晰的商业聚集现象,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传统产业对接,因而至今仍保留了众多以行业命名的街道,如漆巷、打索街之类。但如今骑楼这种建筑形式的功能在逐渐削弱。除主要街道外,石码的骑楼空间多被以各种形式占用或隔断,空间的连续性被切断得比较严重。

摄影:吴瑜琨

骑楼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中适应性发展的成因,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其一,近代闽南侨乡城镇的拆城筑路与街道建设的需要;其二,来自南洋、广东、台湾等地的骑楼实践带来的影响;其三,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单体大量建设的影响。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陈永明、张智钰、赖世贤、李轩霖。内容来自:《风物中国志·龙海》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洁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