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道教镇墓石(镇墓神兽是什么)

导语:早期道教的兴起与生死观念的构建,镇墓神瓶如何镇墓

导语:我国古代社会中宗教思想极为活跃,在两汉魏晋时期以道教的兴起和传播尤为突出。道教的传播伴随着一批带有镇墓压魂形制的宗教法器的出现,这批器物以其在墓葬中特殊的位置,以及特殊的宗教符号和法令颇为引人瞩目。其中以镇墓神瓶的出现和流布最具代表性,镇墓神瓶以当时随葬器物中的陶器作为原型,上面绘制有特殊格式的符文,是道教信仰的一部分。随着汉晋时期道教信仰的传播和人群的流动,镇墓神瓶的发现地点也逐渐扩散,与此同时也体现出道教信仰的普遍化。从镇墓神瓶的符文来看,体现出道教信仰中的生死观念和祭祀习惯等。

一、道教的兴起与镇墓神瓶的出现

镇墓神瓶也叫做解除瓶或者解谪瓶,斗瓶等,其本质是一种随葬于墓葬中和道教信仰有关的陶瓶,其最早出现是在东汉时期,流行于魏晋十六国时期。从基本形制来看神瓶和当时墓葬中随葬的陶瓶没有什么区别,仅在外壁上用朱砂或者墨书写表现方术内容的镇墓铭文并且画有符咒图像等,体现出汉晋时期流行的驱邪避鬼的方术思想。

镇墓神瓶

镇墓神瓶的出现与道教密切相关,镇墓瓶上的内容也是道教常见的符文。道教是我国古代社会中起源较早的一种宗教信仰,主要是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在诸子百家时期更是最为和儒教并行的哲学学派。大约在东汉时期道教才形成并且发展为具体的宗教学派,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最为著名,五斗米道在经过张陵始创以及张修、张鲁的发扬后,逐渐兴起壮大。又因为教派重心的转移以及和当朝统治者的接洽使得五斗米道开始普遍流行开来。

五斗米道天师

五斗米道的兴起也伴随着太平道的衰落,特别是在五斗米道取得统治阶级青睐以后,太平道更是遭到无情打压,而五斗米道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天师道的前身。天师道尊崇老子为太上老君,以求仙问道、济世救人为主要宗旨。在封建社会当中道教还曾先后成为了封建统治者追捧的,其宗主也被称为。道教思想在封建社会影响颇深,先后受到北魏、南朝宋、梁、唐、以及五代十国、元代和明代统治者的尊崇。

老子李耳画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道教一度受到尊崇,并且在汉晋时期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但是随着佛教的传入以及儒教思想占据主要地位,在唐宋时期还一度出现了三教合流、平分秋色的情况。并且道教主张的是虚无缥缈的求仙问道和炼制丹药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因此道教也成为了有意者追求长生的工具,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中并没有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作为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晋十六国时期是道教发展和镇墓神瓶流传的重要年代。

二、镇墓神瓶的流传与道教的传播

目前来说,我们发现的镇墓瓶都位于墓葬当中,是专门用于随葬的特制冥器。目前来说发现于陕西咸阳教育学院汉墓中的东汉明帝时期的一件镇墓瓶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镇墓瓶,这一时期正好与道教在陕西、河南为主的中原地区兴盛有关。从该地区目前发现的近一百件有名镇墓瓶来看,镇墓瓶最早是出现在陕西第五,而后在两京地区一直延续发展,直到东汉未年才开始向河西地区传播。

朱书镇墓瓶

镇墓瓶大的基本形制在东汉时期主要是有着圆曲的腹部,圆肩以及大平底,而在东汉晚期则发展为直腹、束颈、小平底为主要特征。镇墓神瓶通常是发现在墓主人的墓室当中,是最为接近墓主人的随葬物品,在墓葬中充当着陪伴墓主人的作用。河西十六国地区发现的镇墓瓶与东汉晚期的镇墓瓶形制特点更加接近,不过在细微之处有一些变化,比如为直口和尖圆三角缘等。在墓葬中的位置也更加体现出和墓主人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是成对出现,且死者的头部和脚部各一个,有的镇墓瓶中还装有面粉以及铅人等。

墨书镇墓瓶

镇墓神瓶从中原地区向河西地区的传入,实际上与五斗米道向西传入有关。五斗米道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天师道,天师道最初形成于汉代的两京地区,在东汉末年由于政治动荡,逐渐向四周发生扩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正式传入到河西地区的。河西地区最早发现的镇墓瓶明显与中原地区发现的镇墓瓶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另外因为当时河西地区的上层社会附庸儒学和佛教,因此道教得以进入了社会上中下层民众的生活当中,成为了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教派,镇墓瓶也出现在更加广泛的区域内。

东汉疆域图

除了因为宗教传播的因素外,在汉晋时期因为政治动乱使得大批中原地区的世家民族和下层民众等开始举族迁往河西地区定居居住。当时的河西地区本身来说相对稳定,并且在汉代以来一直为汉王朝牧马之所在,有之称。这些迁入河西地区的普通民众中有许多本身就是信仰五斗米教的,人群的迁移必然会带来文化的交流,因此埋葬镇墓神瓶的习俗也从中原地区进一步向河西地区传播。

三、镇墓瓶所反映的道教思想

作为道教传播的典型器物,镇墓瓶本身也体现出道教信仰的思想。从符文内容来看,镇墓神瓶上的字数从几字到一百字不等,常见的格式是先书写日期,然后是死者姓名,祈使内容,最后附上结尾,有的还会画上道教的符号等。从祈使的内容上来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道教的生死有别的观念,例如符文中常见就是意在以咒语的形式迫使生者和死者分开。死者不得以鬼魂来惊扰生人,使生人不宁,这种咒语式的符文正是体现了道教的生死不同的观念。

刻有符文的镇墓瓶

道教思想中还存在以铅人、五谷以及面粉等代替生者的情况,这种观念或许是出自当时的思想。在道教的思想体系中认为生者有罪,为避免死者报复往往会在死者身边的斗瓶中放置铅人等代替物,代人受过,以免死者再去惊扰生人,使其患病、不得安宁。符文中有云,意思正是用之代替地上生人遭受死人的责怪之意。

道教遁世修炼

镇墓瓶上的符文中还体现了道教的祭祀思想,符文中有的字句,日是道教中家人祭奠亡灵的日子,目的也正是缅怀死者,消弭怨气,使其不至于惊扰死者。镇墓瓶上还有符文自命其为斗瓶,也就是北斗星的意思,是道教信仰中的北辰,为万星之统帅,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斗符文中以斗瓶自名,意为以北辰的名义发号施令,使得祈使句能够应验,为了催促应验,往往还会加上一句,表示希望如同命令的那样实现。

结语:镇墓神瓶是道教法器之一,也是道教曾经广泛流行的实物资料,透过它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到道教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向,还能看到道教思想体系中的对于生死观念的思考。从内容上来看,这些思考主要包括生死有别、北辰为极、劫殃以及道教祭祀等内容,明确表示生人与死者不同,并且提出死者死后不再骚扰生者,不传播疾病、不怨恨诅咒等要求,甚至害怕死者不能如其心愿,继续为祸生者,还假借北辰的语气发号施令,以死者的生卒年月和姓名表明法令的对象,还专门要求死者,还在尾末加上了道教符箓以镇摄死者。这种幻想与鬼魂交涉的符文体现出古代社会中宗教思想中的神秘色彩,是古代人们丰富思想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班固《汉书》

王巍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张丹《西晋十六国敦煌镇墓瓶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碧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