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如何改掉取悦型人格(取悦症自我治疗)

导语:如何改掉“取悦症”说“不”

相信生活中总有一类人,他们明明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但是却不敢说“不”,那么他就会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然而,事后又会产生心理极度不平衡的情况。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病理状态,患上了“取悦症”。

取悦症,亦称““看管人性格障碍”,是一种病理状态。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这种过分取悦于他人的好人常常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病”,我们来看看它的分类,主要有分为三种类型:

认知型驱使你取悦于人的动力是这种思维定式:你需要并且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而你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就是你为他们做了多少。如果你是一个认知型“好人”,那么你就会陷入沉重的自我亏待心态中。当你有取悦于人的心态时,你相信讨好能让你免遭他人的拒绝以及其他刻薄的对待。

习惯型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型“好人”,那么你就会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你会为他人做得太多,几乎从来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儿,并且会变得无力招架、疲于应付。

情感逃避型对这一类型来说,取悦症主要是因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导致的。

那我们该怎样去改掉“取悦症”呢?其实最大的根源就是我们无法从心底里说出那个“不”字。做错事时我们总是从自身找错,总是否定自己。你会避免批评别人,以免被别人批评。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冲突避免”。有人向你借东西时候,你不好意思拒绝。说不出那个“不”字,你永远无法成为自己。

列举一个很普遍的例子,如果别人向你借东西,可是你并不想借,你会如何拒绝?我时常看到很多人因为无法拒绝他人而把钱借出去了,结果导致追债成了“孙子”,最终也没能追回被借出去的钱。

那么我们该如何说“不”,改掉“取悦症”呢?

1:模糊式拒绝(我要用,具体啥时间不用说)

2:共情并转移话题

3:拖时间(估算她需要用掉的时间)

4:提出难处+解决方案

真正的朋友不是靠舔来的,是吸血鬼,时间宝贵,请浪费在正向的人和事上。

不需要刚,但是要让对方知道你的拒绝。

升米恩斗米仇

5肉夹馍法

(1)好话 +否定 +好话

正面积极(很高兴你能第一个想到我)

负面拒绝(但是我这次真的有事)

正面积极(要是下次我一定帮你)

(2)先抑后扬

降低预期(这次可能真去不了)

积极回应(给一丝希望:等我把手头的事忙完了你们还没结束我就来)

降低预期(要是这样也不行,那我真的没有办法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难的方法,就是直接拒绝,不说任何理由。直接告诉他“不借”。也许你会想,这样太过绝情,但是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就不该给他承诺和希望,哪怕是解释了一句话也是给了一丝丝希望,那么就只会没完没了,最后反而更得罪人。

每个人都该做个有原则有底线有自我的人,如果失去了这些,那不就是为了别人而活了吗?这样的自己,不管别人喜不喜欢,自己反正是不喜欢自己了。

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所以会提出一些你无法理解的要求,如果你总是不带锋芒的善良去理解他人的要求,那你终将会失去原则而陷入取悦他人的“陷阱”。

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每个人都只有这一生,何必总去委屈自己去“挣”那未必存在的“名头”,也许你费力讨好人家并不领情,只一味地享受着你带来的便利。没有原则的人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尊重,有的只是利用。如果看清了,学懂了,我们的人生将会好过很多。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