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面具带了多长时间(面具用不了吗)

导语:面具还要带多久?我不快乐,干嘛要装!

01

朋友从台湾度假回来,我问他好玩儿吗?他看了我一眼说:跟你说挺好玩儿的,但要是别人问我,我就会说,一般般。

我问,这是为什么?

他诡异的答:因为你不会起嫉妒心,要是跟与我有竞争关系的人说,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想法。

这个回答让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我在大理玩儿时的现场直播,背脊一阵发凉。

只能说我绝对不是“心机婊”,但心机深的人确实不少。也许他们也是被逼的吧,问到原因可能谁都会说出一部血泪史。

可是,开心与不开心,悲伤与不悲伤,身上的壳子要背多重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观察:脸上真正洋溢着微笑的人越来越少了,脸上挂着悲伤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脸上是看不到任何情绪的木然。

我知道他刚失去至亲可他每次都装得跟没事儿人一样。我们也知道她感情出现波折,离婚了,可她为嘛还强装微笑?

“本性是我们的家......我与我的容颜合二为一时,也许是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

另一位友人经历了N个女友,二婚后仍然不满意,整天纠结怎么找不到灵魂伴侣,我问他: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本来就不适合结婚呢?人的情感存续方式有很多种嘛。为什么不打破世俗回归你的本性呢?

02

人是需要回归本性的。

找到真实的自我,然后勇敢的做自己,才能让人们从心底里释放出强大的力量,活出“自在”的状态。

和闺蜜聚会时我们就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闺蜜中有一位70多岁的传统意义上的老太太,但是人家思想跟得上形势,人活泼又开朗,让我们这些小辈心悦诚服的把她当榜样,她很清楚自己看重的是什么,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又懂得跟不同的人相处的智慧,所以才能呈现轻松愉快的好状态。

遇到悲伤,首先承认它,然后接纳它,远远的看着它,给自己一段时间疗愈伤口,让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修复。

碰到开心的事情,就尽情的享受它,经历它,但不要贪恋,毕竟一切我执都是烦恼的根源。

卸下背负的重重的盔甲,轻松的做自己,人生苦短,特别是有了孩子后的生活,那真是快得惊人,一晃又是一年,噌,噌,又是几年,美好韶华,为嘛都要藏在龟壳里,不敢展现?

不假装快乐,也不假装不快乐,生命的处境像是从地狱到天堂,内在的转化展现了无比的力量......开心,我自开心,悲伤我自悲伤,本来面目,谁比我更清楚?

—— 金树人

03 面具要不要带?

人格面具要不要带?

只能说适度就好。

社会角色理论告诉我们人不要只有一张面孔,人格=角色+演技,在不同的场合最好带上不同的面具示人。这个观点从职业素养的角度上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质疑的,毕竟职业化高的工作场所需要尽量不带私人感情色彩的就事论事,要遵守组织规定,要执行工作规范,要融入组织文化,要知道组织文化并不同于你的本性;不同的职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就为你勾勒出了一张面具,当你不愿戴面具的时候,众人反倒评价你不职业、不专业。

另外,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女人就要身兼数职:职业女性、母亲、妻子、女儿、姐妹、朋友等,难道我们在面对不同角色担当的时候都用一张裸脸示人吗?答案当然不是,在这一点上我最佩服的人是伊能静,她不仅是一个艺人还是一位好妈妈,有一次她回答网友提问:你说话总是嗲嗲的,难道你是这样对你儿子吗?她回答说,当然不是啊,对儿子该严厉的时候还是挺严厉的,但是我想当他的朋友啊,朋友都喜欢跟理解他的人交流,于是我对他态度温柔一点难道不好吗?另外我在工作时候也挺正式、挺专业的啊......事实证明她是一个特别懂得教育技巧的母亲,有着美丽的容颜同时头脑中还满存智慧。

不过要真正的做自己,成为一个有定见的人还得修炼以下几点:

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在乎什么?我的天赋和优势在哪里?我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我的精力状况评估如何?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方面,定见正是来源于对真实自我的认知。

注意场合,区分角色。区分哪些场合是以别人的意见为主,哪些场合可以发表自我的见地。例如,现在你是下属,那么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或只能以领导的意见为转移,这是事实需要接受。如果你服务于客户,客户是金主,那么职业规范要求你要尽量满足客户的意志与需求。分不清场合的自我主张这对于身在职场中的你我来说完全是个低级错误。

价值观确认,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要敢于主张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是做决策时的重要标准,是进行取舍的考虑条件,如果连自己的价值观都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了,都没有胆量坚持,那么,这样的人必定是“墙上芦苇随风摆”,并且有可能一生都活在纠结之中。

知行合一,敢于开启行动。要知道你的思考与实际情况总是有出入的,想得再完美,不如憋足的行动,在行动中调整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在行动中进行价值观确认,在行动中试错,及时调整方向,迅速地学习和改变比什么都重要。

人不就是活的状态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