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东坡肉就是白水煮肉(真正的东坡肉白水煮肉)

导语:历史上的 “东坡肉” 竟是白水煮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词是我们高中课本必背的课文之一,出自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之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除了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是一位好吃的美食家,号称“饕翁”。

顾名思义,东坡肉则为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所自创的美食。谈起东坡肉,我们总会想起各种美食纪录片里面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的样子。

在现代,东坡肉是用猪肉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加入白糖、酱油、绍酒,最后加入葱结炖制,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时代变迁,经历一千多年历史的演变,东坡肉变成如今家喻户晓的菜品,不经想问,当年北宋苏东坡是如何烹制这东坡肉,和现在相比有何区别??

苏东坡的《猪肉颂》写到:“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翻译的意思为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苏东坡在《猪肉颂》中提到东坡肉的详细做法,但是并未写明具体需要放入什么调料,单单从《猪肉颂》翻译可得的是东坡肉只是简简单单的白水煮肉,但是我们并不能认定这就是当时的东坡肉的做法。或许在当时调料缺乏的时代,单单的白水煮肉已经是美味至极;或许当时的苏东坡留了一手,并未把调料公之于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莉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