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思想在战国末期融合并发展为什么说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导语:百家思想在战国末期融合并发展,为什么说是时代使然?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诸子各家学术经过之前的充分争鸣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互相融合和交流期。诸子各家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其它各家的思想,出现了以一家为主兼容它家的思想家,如荀子、如韩非;也出现了综合各家学术自成一派的综合家,如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
这是学术思想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惟其如此,通过综合完善,取长补短,建立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学术思想方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学术综合使战国末期的学术繁荣更上一层楼。
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之所以呈现出融合的趋势,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的统一趋势
通过前面对当时社会现实各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当时的经济发展要求还是政治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都是希望能够实现天下一统的。在这样的局势下,原来诸子之间各据己长,排斥他家的形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如何取长补短,综合各家学说以为将来的大一统帝国提供一整套的统治方略,成为这一时期思想家们关注的中心课题,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融合的大趋势。
诸子学者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阔的学术胸襟,打破了各家各派之间的学术壁垒,勇于汲取其它学派的营养,以此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学术理论,于是适应社会统一的大趋势,思想文化领域也进入了合流和总结期。为了政治上的统一,思想上也应该统一,因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大一统”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促使学者们反思过去并构思未来,进而催生了文化融合的思潮”。
(二)文化教育的大发展,学术文化中心的形成
战国末期,文化教育已经散播到了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记载:“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可见此时文化教育在民众中的影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培养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人才,他们不断为百家争鸣注入新鲜血液,活跃着百家争鸣,也推动其向新的方向发展。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取国富民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招揽人才,各国的统治阶级竞相养士。当时著名的四君子——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就是以善于招揽人才而著称的,皆养士达千人之多。
齐国设立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众多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稷下学宫的出现为诸子百家学术的争鸣和合流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战国晚期的诸子如荀卿等都曾在此讲学和争鸣。
一种学术思想的产生及其健康发展是不可能只靠自己闭门造车的,而是应该有一个历史的大舞台为其发展注入生机,在稷下学宫这个大舞台上,诸子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互相辩驳、互相比较、互相质疑,进而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从一个崭新的高度提升了各家学派的思想,但是还没有达到相互融合的地步。
稷下学宫与齐相始终,后来齐国衰落,文化中心转移到秦国,秦相吕不韦养士三千,继稷下学宫之后成为另一个学术重镇。此时适应即将统一的历史大趋势,需要有一套思想理论与之相适应,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
(三)各地文化互相交汇
春秋以前,各个地区之间交往甚少,是相对封闭和隔离的。春秋时期开始,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士阶层的活跃,各地区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但是长期的隔离,造成了各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持续性,各地文化都有自身的特色,产生了相应的学者,如产生于邹鲁之地的孔子、孟子,发源于楚地的老子、庄子,渊源于三晋的慎到、韩非、申不害等,他们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文化冲突,这客观上推动了诸子之间的争鸣。
到了战国末期,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各地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普遍,当时的几大地区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齐文化、楚文化等相互之间也出现了互相交汇、互相融合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诸子之间的融合。
(四)学术思想自身的发展趋势
学术思想的发展同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具有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由合到分会使思想学术的发展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深入,但是也会造成与相关知识的割裂,难免会流于片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走向新的合才能实现综合完善,从而逐渐克服各派分立状态下出现的一些缺陷,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学术同样也是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历程,由合到分产生了诸子百家学术,他们之间互相争鸣,各自建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后期的由分到合,开始出现了对各家思想学术的融合总结,使诸子思想学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战国末期诸子各家思想学术都呈现出了一种驳杂不纯的趋势,都在本派学说的基础上,积极的吸取其它学派的思想主张,并将之融入自己的学说中。诸子百家思想学术在各自的方向发展成熟之后,学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出于取长补短以及在将来思想文化领域中占据有利位置的设想,使得诸子思想学术的融合成为时代的主流。
西周礼乐文明对上古的融合,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学术对西周礼乐文明的分裂,战国晚期诸子百家思想学术的融合,既是时代使然,也是学术规律发展的体现。荀子、韩非,以自己的观点为主体,兼取各家思想。更出现了综合各家学术的新派别——综合家,不主一家,不持一说,而是融合各家学说自成一派,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综合吸收了诸子各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在诸子的著作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考察、综合各家学说的作品。《尸子·广泽》篇已经看到了各家之长,但是未能作以综合。《荀子·非十二子》及《解蔽》篇认为诸子各家“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但是是以批判的眼光来阐述的,未能实现新的突破。
《庄子·天下》篇认识到了各家皆有所长,但又认为各家只是“一曲之士也”。这些试图评判各家的作品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试图以自己这一家为主来统一百家,无法客观公正的对待各家,故此也就不能真正的做到综合百家之长而达到融合和统一。这就需要特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条件方能实现诸子百家的融合统一,本来稷下学宫是有机会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只可惜终究缺少一位主持者。
到了战国末期,吕不韦以其商人的敏锐眼光,以政治家的远见顺应历史潮流,以其政治权威、众多门客谋士和优越的政治环境终成此盛举,完成了一部融合百家学说的巨著——《吕氏春秋》。
长期以来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都放在诸子各家之间的对立上,而忽视了他们之间其实也是存在共同点的。诸子百家本是基于同一社会现实而发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学说主张能够为统治者采纳,得到推行,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到了战国末期,诸子各家又都是为了为即将统一的国家提供一整套的治国方略而努力,只是各自的主张策略不同而已。故此,诸子之间除了相互对立之外,也是存在一定的统一性的。
诸子百家是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并存发展的,通过前期的互相争鸣辩难之后,已经认识到了各自的长短,于是学术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家都在不自觉的取它之长补己之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着自身的学术理论,于是诸子各家思想在战国末期自然就走向了融合统一。
三、产生于秦的原因
兼容诸子各家思想学术的《吕氏春秋》之所以会最终出现在秦国也是有诸多原因的,首先就是时至战国末期,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任务已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而且秦国优越的政治环境和各方面的优势也为诸子思想学术的合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国本来地处西戎,自身并没有什么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这样,秦国的思想发展就少了诸多的束缚,故此能够更好的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为本国服务,秦国重用客卿的记载比比皆是,历任丞相中就有多人是出身于客卿的,如范雎,如蔡泽,如李斯。
历史演进到战国末期,随着东方六国在兼并战争中的一再失利,逐渐失去了同强秦抗争的资本,各国的士人也大量涌入秦国,他们带来了众多学派的思想主张,这也为吕不韦组织编纂融合诸子各家的《吕氏春秋》作了人才和思想的储备。
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等各方面的作用,使战国末期的诸子百家刹那间以“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的感知能力隐约感知:“过去那种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时代即将结束,过去那种各执一曲、一偏、一隅的道术而导致‘天下裂’的局面即将改变,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融汇综合百家各派的大文化大理念”。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下,最能代表诸子百家融合的《吕氏春秋》出现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冰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