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吕氏春秋以什么思想为主(吕氏春秋理解)

导语:《吕氏春秋》对诸子各家的“无为”思想,进行了哪些扬弃?

君主无为原则,这一主张是由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老子将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应用到政治上,使人道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天是“无为”的,那么法天而治的圣王也应该是“无为”的,实行“无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君主治理国家要遵循自然,顺应民意,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无为、无事、无欲,这样民众自然就会受化,不觉得是在被统治。

如果您喜欢该作品,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赞加关注!

统治者也不要以自己的私心任意妄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心为心来治理国家,这样天下自然就会平安无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之所以倡导无为治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发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值社会大变动的始发期,在周王室日益衰微的同时,诸侯国的势力却在不断壮大,社会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当时的社会矛盾极端激化,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民众,不断发动兼并战争,下层民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朝不保夕,生活困苦,统治者的任意“有为”不断地激化着矛盾。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统治者日益加重剥削,民众生活困苦。故此在这里老子要求统治者要“有余以奉天下”,适当的减轻剥削。

统治者苛政扰民,无限度的剥削使得民众无以为生,被迫铤而走险,导致天下大乱。故此只有统治者薄税敛,轻刑罚,尚节俭,实行“无为之治”,不要过分干预民众的行动,也不要设置一系列的规章法令来束缚民众,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治。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子倡导统治者“无为”,第一次对“无为”思想做了详细系统的阐述,并且形成了一套统治者“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系。

老子所处的时代,战乱纷仍,加之各国统治者的剥削,普通民众的生活根本无法得到保障,他们一方面迫切希望减少甚至结束战争;同时也寄希望于统治者尽量的减轻剥削,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思想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客观上反映了民众的要求。

但是这一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然是无法实行的,列国争雄,如果只是一味的讲求“无为”,不但不能在当时的纷争中占据优势,反而会导致自身的灭亡。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追逐权势,名义上是以“有为”治理天下,实则是从中为自己谋取私利,争权夺利,扰民、害民。以齐国为例,齐国本是效法圣人的礼法之国,但是田成子杀齐君盗齐国之后,不但是窃国,更是连治理国家的法制都一并窃了过去,以之保护自己的盗贼之身。

这样的乱世,偷窃带钩的人被杀戮,而窃取国家的人却为诸侯。统治者“有为”就会有“窃”,“有为”原本是好的,但是有“窃”的人,于是就导致窃国之人做了诸侯,顺便也窃了“仁义”,于是“仁义”、“圣知”、“法制”都一并被窃了去,就像田成子那样弑君反列为诸侯,甚至“仁义”之类竟成了“大盗”的护身符,高轩冠冕的赏赐不能劝阻,斧钺威刑不能禁止。

仁义、礼乐、文明破坏了自然的人性,造成了人的虚伪争夺,社会上的诸多弊端也由此而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庄子提出了“无为”的主张,反对“有为”,进一步反对当时的社会制度,认为只有消灭当时的社会制度、礼乐、文明等等与自然相对的一切,实行“无为之治”,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庄子的“无为”不同于老子的以“无为”为“为”,而是绝对的“无为”,反对一切人为的东西,复归于真正的自然。

老子、庄子都认为“无为”是人类社会的最佳选择,黄老学派则提出,“无为”只适用于君主,而且君主必须“无为”;臣下则应该是“有为”的,要操持具体事务,否定了“无为”的普遍性。黄老学派看待问题更具客观性,对“无为”思想的阐述也显得更加合理,不再是绝对的否定或肯定,而是主张有主有次,两者相辅。

黄老学派君无为、臣有为的主张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虽然没有哪一个国君彻底的推行,但是到了汉初统治者认识到了其重要性,这一观点对汉初政治有很大的影响,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就是这一观点影响的产物,对恢复当时的社会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于战国中期的慎到,面对当时的时代,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处理君臣关系,以更好的巩固君主的权势,认为国君应该“兼畜下”,充分发挥臣下的才能,“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正因为能够充分发挥臣下的才能,君主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慎到的“无为”思想相比于黄老学派的主张,黄老学派侧重的是君主的“无为”,而慎到更强调臣下的“有为”,君主不可事事争先,而是要充分发挥臣下的才能,以臣下的“有为”来达到君主的“无为”。

申不害的“无为”思想主要是继承了黄老学派的观点,主张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君治其要,臣行其详”,更重视君主的“无为”,君主无事而天下自治。

但是,申不害的“无为”主张却更多的是表现为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篇引用的申不害的言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申不害认为君主对于自己的言行要特别谨慎,因为臣下时时刻刻都在窥探君主,所以君主要“无为”才能不被臣下窥测自己的意图,将“无为”变成了权谋。

治国频繁变法、朝令夕改,只会给民众带来无尽的痛苦,导致国家越治越乱,故此有道圣君贵静,不频繁改变法令,而是以静制动,以“无为”治天下。

在《韩非子·喻老》篇中又举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事例,说明了实行“无为之治”的重要性。楚庄王即位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以己之静察群臣天下之动,深入了解天下的情势,终使楚国大治,内举贤废不能,而外霸天下,以“无为”达到了“有为”的成效。

韩非认为君主要“虚静以待”,要“有意把自己装扮得神秘无端,高深莫测,虚静无为,以防奸邪者对君主嗜好、欲望和内情的窥伺”,以静制动。

道是根本,君主要守道勿失,“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事自定”,君主虚则知臣之功实是否真诚,静则知臣之动是否正而不偏。君主不要把自己的喜好表露于外,这样群臣无所饰,自然就会达到“无为”、无事而御使群臣收其成功的效果。

韩非的“无为”思想承自申不害而来,更多的也是君主驾驭臣下的一种手段、一种权术,君主如果能够做到对事事都不置可否,喜怒不形于色,臣下便无法摸透君主的脾性,便不敢轻举妄动,君主则以静制动,以“无为”实现“有为”。由此可见,韩非“无为”思想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君权。

战国末期,经济、政治、军事、法律、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的统一,历史的发展开始进入了统一时期,这一时期各国之间争战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国的大一统。政治上的统一趋势反映到思想上,诸子思想学术开始走向合流。综合诸子各家思想学术的《吕氏春秋》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吕氏春秋》对之前诸子各家的“无为”思想进行了扬弃。

首先,从老子提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中发展出君道“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是为了说明“道”的,虽然“道”并不有意去做什么,但是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决定的。《吕氏春秋》借用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来说明君主,君主虽然不具体做什么,但是却又对什么都起决定作用。在这里,《吕氏春秋》对老子的观点主张根据阐述自己观点的需要做了新的阐发,将老子提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论述“道”的观点用来说明君主,阐明君主“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是对老子思想的吸收并加以发扬。

其次,《吕氏春秋》又不同意老子、庄子的消极无为主张。

老子、庄子都认为只要统治者是“无为”的,一切自然也就治理好了。尤其是庄子更加消极,主张要绝对的“无为”,反对一切人为的东西,这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理论和现实的。对于这样的观点主张,《吕氏春秋》显然是不会采取的,因为《吕氏春秋》的出现是立足于为即将到来的统一国家提供一套治国方略的,是立足于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角度而言的。

老子、庄子口里的统治者是指整个统治阶层而言的,并不是仅限于君主。直到黄老学派开始将“无为”只限定于君主,而臣下则应该是“有为”的,慎到、申不害都发展了这一观点,《吕氏春秋》也采纳了这一观点,认为只有君主才应该“无为”,《吕氏春秋》所讲的“无为”是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

另外,《吕氏春秋》还认为在君臣关系中,君主无为并不是说君主无所作为,而是说君主不要自恃己能,包揽和干预本应属于臣下的事务。君主的职责在于充分发挥臣下的能力,使臣下尽力于具体事务。君主居于主导地位,指导臣下做事。

懂得治国要“无为而治”的君主,任用臣下去办理具体事务,自己只要按照臣下的职责来监督、审查他们的工作,使各司其事、各尽其责即可。

这与《韩非子·扬权》篇:“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所阐述的意思基本类似,重点都在强调君主无为,而且是各自“无为”主张的思想总纲。但是《吕氏春秋》不是像韩非那样将“无为”作为君主统治臣下的权术和手段,一切从加强君主权力的角度而言;

《吕氏春秋》的“无为”是要君主居于主导地位指导臣下的工作,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而言的,也是从人情出发的,君主未必比臣下贤能,是不可能把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办好的。即便君主是最贤能的人,但以一人之力处理天下之事,也会弄得精疲力倦,终究还是不可能把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办好的。

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中的《主术训》篇云:“有道之主,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责实,使有司,任而弗诏,责而弗教,以不知为道,以柰何为宝”与《吕氏春秋·知度》篇两者文字大概一致,从时间上来看,《吕氏春秋》在前,《淮南子》在后,所以应该是后者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改动,由此也可见《吕氏春秋》对后来者的深远影响。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