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农村一户一田什么意思(农村一户一田政策规定)

导语:农村“一户一田”,对农民有哪些好处?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土地少、资源少,而且土地具有稀缺性,因而任何土地的资源都是宝贵的,不论是住房还是耕种,因而土地而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虽然现在粮食不值钱,甚至种粮经常性的赔钱,但是农民对于土地依然看得很重要,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土地是不断增值的。

现在农村居民对于土地的矛盾主要是分配不均的问题,有人多有人少,有人有地有人没地,所以没地的经常呼吁重新分地,那么能够重分吗毕竟现在很多农民即使有地也是不种,全都打包流转出去,每年吃地租,然而出门经商、打工另外赚钱。

当然,关于分地的问题中央多次强调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是不可能的,已经有多份文件要求为了问题土地承包关系,二轮承包到期后再次延包30年,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变,因而想要重分土地的农民可以熄火了。

土地不再重新分配并不意味着土地的生产关系不能改变,毕竟随着农村老龄化比例越来越高,种地农民越来越少,而地块的多样化、细分化又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规模化管理。因而要减少土地生产矛盾,实行土地集约化管理,而这就是“从零化整、从小变大”的“一户一田”。

而“一户一田”对于农民来说好处很多,主要有三点。

第一、减少管理成本

我们知道,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改革中土地的分配是按照最为平均的方式进行的,按照地块优劣、种类以人口为单位进行分配,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家庭好几块地零散地。

在生产力低下,以人力为主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到了今天却再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农民数量的减少,种地的人也在不断减少,左一块地右一块地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也不利于大机械化作业。

而所有地块兼并在一起以后,每次不论是收割还是播种只要到一块地,不用来回奔波,统一施肥、浇灌、收割、管理,可以收是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第二、便于土地流转

目前农村有很多土地发生了撂荒、抛荒现象,没有人耕种也没有人去承包,即便承包也是给与很少的地租,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地块太过分散。

而地块分散就造成张三愿意流转,李四不愿意,这就造成了土地流转困境,毕竟不可能流转土地左一家右一家,都是希望集中连片。而“一户一田”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每户十亩二十亩耕地集中连片,愿意流转的可以集中在一起,这样提高了土地流转竞争力,能够增加地租。

第三、增加耕地面积

土地太过于分散就有无数的田埂地界,如果土地集中连片这些田埂就能消除大部分,而这些都是耕地资源,一个村子至少能多出来十来亩乃至更多的土地,从而增加集体土地面积,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获得收益。

除此外,集中耕地也能够增加土地收益,让土地产量更高,浪费的更少,赚得也更多。当然,一户一田并不是适应所有地方,也不是没有缺陷。比如在山区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大块农田;地块的优劣也会造成新的矛盾冲突,人家一亩地平均打粮1000斤,我家的凭啥只有500斤?这也是主要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一户一田”中慢慢探索与解决,可以形式“一户两田”,或者是进行差异化分配,从而推进小地块的兼并工作,让农民真正从改革中受益,对于一户一田你怎么看?支持吗?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碧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