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龟兹国现在是什么地方(西域龟兹的拼音)
导语:西域龟兹歌舞堪称新疆神曲,为何说为中国音乐注入新活力(一)
龟兹歌舞,又称龟兹乐舞或龟兹乐,是发源于我国古代西域的一种音乐。其主要采用七声音阶和多种调式,西域音乐家苏祇婆推动了龟兹调式在中原的发展,龟兹“五旦七声”乐律,极大冲击了宫廷僵化的乐制,真正为中国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家都知道,汉代宣帝时期,龟兹王绛宾迎娶解忧公主的女儿乌孙公主弟史为妻,汉宣帝赐给绛宾“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之后绛宾也将龟兹乐带到了中原。这段历史记载,说明了龟兹歌舞融合了东西音乐文化,形成了具有本地域特色的龟兹音乐,后来又逐步传入中原。
如今,龟兹歌舞中的“般遮调”还在中原长期流行,在内地民间还有影响。为什么说龟兹歌舞为中国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呢?龟兹歌舞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现在我们结合史料记载,追寻龟兹歌舞传播的历史足迹。
01、龟兹歌舞的文化源头
龟兹歌舞艳压群芳,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里给予“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最高评价,其真正源头,就是随同佛教一起传入天竺乐,即印度北宗音乐。天竺乐初见于文献记载可追溯至前凉时期。
据北魏史学家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里记载,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天竺国重译来贡,其乐器有凤尾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圆、都昙、铜钹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这种印度北宗音乐的乐队组织,乐器配置都同龟兹乐大同小异,应即龟兹乐的文化源头。
天竺乐传入龟兹之后,经过其吸收、改造,一个名为龟兹乐的西域新乐种诞生了。天竺乐仅有十余种乐器.而成熟的龟兹乐有二十余种乐器。其乐器组成以五弦琵琶为主,吸收了汉人的笙、排箫、筝、鼗鼓,羌人的羯鼓。
龟兹乐它不是单纯的打击乐,也不是单纯的管弦乐,而是集各种乐器于一炉,充分发挥合奏与合声的艺术效果,多种乐器的合奏包括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篦篥、毛圆鼓、都昙鼓、腰鼓、羯鼓、铜钹、贝等,旋律和声,浑然一体,可以演奏出非常复杂的曲调。
这同印度音乐很早就以七音阶乐谱为乐理基础有关,远胜于我国雅乐传统的五音阶理论。南北朝时期郑译受龟兹乐帅苏祇婆启发,重加整理完善了七调(七音阶)与五均 《 五韵)、十二律的音乐理论,更新了音乐理念,重建了中国古典稚乐,引发了从音律理论到演奏实践的根本改组,从而掀开了中国音乐史的新纪元。
隋文帝始把龟兹乐列入宫廷七部乐中,隋炀帝设九部乐,龟兹乐也在其中。真正的龟兹乐是以弦乐器为主,所以传入中原地区的其实都是变形的龟兹乐,难称此乐正统,并不能真正反映它的本色。真正龟兹乐的正统仍在龟兹。
唐初玄奘西行求法,途经龟兹,在王宫的宴会上,亲耳聆听到这种原汁原味的龟兹乐。随着西域全境归唐与安西大都护府的建立,又从龟兹本土传入真正的龟兹乐,备列宫廷十部乐,为四夷乐之首。
这种来自西域的音乐迅速压倒了中原的稚乐,引起了华夏乐风的改铸,由之很快风靡两京,绝极中州。可以说在中原很是流行龟兹乐,因为好听,深受唐代宫廷和老百姓的欢迎。
弦乐器的高度发达是龟兹乐器的突出特点。其中琵琶尤为秀出群伦,居西域众乐器之首,传入中原以后,压倒了华夏雅乐中的桂冠乐器古琴而风靡朝野。
诗人白居易所赋名篇《琵琶行》细致地描写了女乐师轻拢、慢拈、抹、挑等种种手法和这些手法在这一西域乐器中产生的神奇效果,锤炼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咽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名句。
繁管急弦,七音齐鸣。绘形绘声地再现了这场难忘的音乐演奏场面,一直到拨收曲终,听者肃然,确为艺术上的神品,也是赞美琵琶这一西域神奇乐器的绝笔。著名的龟兹乐师白明达,既善弹曲,又善作曲,曾为乐坛一代宗师。
篦篥是最具特色的西域笙簧类管乐器,善于演奏悲凉的乐曲,李颀题为《听董大弹胡茄声》 的名篇,就生动地摹写了篦篥发出的神奇乐调,宛如“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膝生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此外,著名的龟兹乐器还有箜篌、排箫、毛圆鼓、都昙鼓等。克孜尔千佛洞出土的木雕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龟兹乐器和乐师的神采。直至古龟兹国衰亡以后,库车绿洲的音乐仍然继续繁荣,一种被称为《十二木卡姆》的大型套曲在维吾尔族中世代传承。
“木卡姆”的名字,虽然是由阿拉伯语词汇借用而来,意为“聚集”、“集中”、“集合”,但在历史渊源上同阿拉伯音乐无关.而是这片热土民间长期流传的器乐、民歌、舞蹈的套曲组合。据说15世纪时这套乐曲本来多达十六套,现今己只有十二套仍在流传,因称“十二木卡姆”。古今乐队的组织及乐器配置仍大体相似.从中仍可听到古龟兹乐的千古余响。
02、风靡唐代的龟兹歌舞和其他舞的区别
舞蹈是一种以肢体语言同音符语言相配合的艺术,龟兹舞属于唐朝十部乐中的主力乐舞。长期以来,龟兹舞以胡旋舞为主体的说法在学术界非常流行。
然而查遍两唐书音乐志,胡旋舞同龟兹乐或龟兹伎都不相干,其源头实出自九姓粟特盟主康国,堵如《新唐书》明确记载“胡旋舞本出康居”。康居本西城古国名,康国归唐后,曾被改置为康居都督府。
《旧唐书》亦明确记载《康国乐》:“工人皁丝布头巾,绯丝布地,锦领。舞二人.绯袄.锦领袖,绿绫浑档燕皮靴.自眩舞急转如风,俗渭之胡旋。乐用笛二,正鼓一,和鼓一,钢拔一”《旧唐书·安禄山传》记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可见胡旋舞源出康国,同龟兹并无联系。
《新唐书·音乐志》记载:“《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笙、萧、篦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檐鼓贝,皆一;铜拔二。舞者四人。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方色。每师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袜,之谓师子郎。”龟兹伎,亦即龟兹舞,据此可知,龟兹舞与五方狮子存在着密切联系。
“五方脚子”,即狮子舞。刻木为头,丝绸为尾,装上金睛银牙,披上毛衣.由数人共舞。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记:“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缀毛为衣,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扩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像。”
这种伎戏也是发祥于波斯,经龟兹传入中土。白居易《西凉伎》中曾经描写玄宗盛世哥舒翰主河西时曾盛行此戏:
西凉伎,西凉伎。
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奋甩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
鼓舞跳梁前致辞。
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
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重,凉州陷没知不知。
狮子回头向西翌,哀吼一声观者悲。
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
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
狮子原产波斯.萨姗王朝时期一直把它作为王权的象征。狮子传入西城后人们根据其形象刻木为头,丝绸为尾,装上金睛银牙,披上毛衣.安上了可以摆动的双耳,耍起狮子来.丽毛摇摆,光辉照人。
舞狮现已成为汉族节庆时期不可或缺的民间表演形式,在汉族民俗中留下了西域文化的永恒沉淀。而据白居易诗中描写,唐代狮子舞者几乎都来自安西,说明狮子舞亦即龟兹舞蹈的基本形式。
复据元稹同名《西凉伎》,不仅提到狮子舞,而且提到胡腾舞,“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九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说明胡腾舞也是龟兹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腾舞是一种刚性美很强的男性舞蹈,舞者似皆单人献技,反手叉腰,首足如弓.倏然腾起,双靴环行急蹴。胡腾舞有时故作醉姿,所以有人认为我国武术中的醉拳就承袭了胡腾舞的某些动作。
李端的《胡腾儿》就生动地描写了这种舞蹈: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从中可知胡腾舞的故乡就在安西.亦即龟兹。
克孜尔千佛洞38窟被西方学者称为乐舞窟.其中的《天宫伎乐图》是其集大成的作品:窟内左右璧上各绘有一排天宫伎乐,共28身伎乐,此外三尊佛像周围还有不少伎乐在听佛说法,琵琶、箜篌、排箫、手鼓、唢呐,一应俱全,无异是一个完整的龟兹乐队。所绘颈背跃动、屈肘耸肩、云胸摆腰、击掌合拍、手捏花瓣、臂舞璎珞等舞蹈动作,起伏跌宕,比诗中的描写更为形象、直观。
由此看出,龟兹歌舞是西域最精湛的古代舞蹈,它融合了东西文化艺术,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地域的艺术特色,并被载入中国传统音乐,成为我国歌舞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