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邢侗简介(邢侗的后代)

导语:「犁城文史」邢侗与其门生事略

邢侗公园景色

“门生”一词,大概由“门人”演化而来。早在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塾讲学,他的三千弟子都自称是“孔子门人”。到秦汉时期,一些权贵家族或儒学大师对其弟子都称为门生,比如东汉末年的袁绍就是“门生故吏遍天下”。

汉代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举孝廉,士人通过当地的官员举荐进入仕途,举荐的州郡官员被称为“举主”,而被举荐的贤士便成为举主的“门生”。

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日渐成熟,考中举人或进士的书生,往往又成为主考官的“门生”。门生在科举放榜,确定自己中举以后,就会主动前去拜见自己的座主,投递“门生刺”。

所谓“门生刺”是“名刺”的一种,“名刺”又被称之为“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古人前去拜访亲朋好友,师傅长辈乃至于陌生人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这种名片递给对方,等于是两人见面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这与汉代的举孝廉很相似,不同的是士人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和主考官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科举制度的废除。

邢侗作为晚明山左文人的领军人物,其追随仰慕者众多,许多人更是拜倒门下,成为其门生,最为代表的有临邑的许用敬、南宫的张庚、掖县的张忻、家僮戴禄等。

一、许用敬

许用敬,字孟舆,临邑布衣。许用敬的父亲许正乐是县学廪生,多次考取举人不重而逝。许用敬年少孤贫,天性热爱书法,落笔遒劲不凡,可是也是苦攻不就,因而改习书法,拜入邢侗门下。

邢侗收为弟子之后,许用敬倍加用功,书法概用古体,入大成之境。缙绅慕名争相竟之,四方好事者“以不得许君寸点为恨”,然而许用敬风骨殊遒,不为所屈,所在以高价称焉。

许用敬成名后,亦雅好游。江南词家如王世贞、李维桢、冯元成等皆知其人,名俊多以争交。许用敬为书多题邢侗之名,也时时自题。他曾对人说道:“圆妙锋骨者,自可辨而得之”。

万历十九年(1591),邢侗应时任临邑县知县刘承忠所聘,创修《临邑县志》,邢侗令许用敬缮写上板,可见邢侗对许用敬书法的认可。

除此之外,邢侗许多石刻、志铭也多属许为书丹,如《重修大兴寺碑》、《兴国寺重修佛殿记》、《孝廉将军菱洲杨公墓志铭》等都由邢侗撰文,许用敬书丹。

邢侗曾在寄给时任山东巡抚的好友黄克瓒信中夸赞许用敬“不肖墨池一派,有馀荣焉”可见邢侗对其书法的肯定。许用敬晚年博学能诗,著有《纫兰馆草》二册藏于家。

可是天不假年,许用敬五十岁就去世了,也没有留下血脉。许用敬去世后,李若讷为其作《许山人墓志铭》。可惜的是,至今未见其署名书法作品传世。

二、张庚

张庚,字文西,河北南宫县人。幼颖慧嗜学,十七岁补弟子员,博闻强记,经史诸子无不涉猎,万历七年(1579)中举,万历十四年(1586)考中进士,选渑池县令,未就,再补褒城令,莅任以为国为民存心,执法不阿,爱民如子,几三载以俭素自守,别号曰“雅中子”。

邢侗与张庚结识于南宫任上,邢侗非常赏识张庚的才华,延为家塾馆师,在临邑数年。“时邢邑侯雅重公,延聘弟子师,在临邑数年。”邢侗还把妹妹许配给张庚,张庚竟辞不就,“时方失耦,邢欲以妹嫁之,托人以此意语公,公正色曰:‘邢公吾父母,若嫁妹亦父母行也,为此是禽兽之行也。’呜呼,可竟辞其请,邢公益敬公。(《南宫县志》卷十)”

邢侗任职南宫期间,张庚辑邢侗文章成《邢进士举业稿》。邢侗升任监察御史之后,张庚持稿求邢侗的同年顾尔行作序文。

后来张庚的妻子因不慎失足而亡,妻子娘家人硬说是张庚谋害所致。官府因弄不清事实真相对案件一拖再拖,违久不决。邢侗为了给张庚洗脱冤情,分别致书时任南宫县令的况上进、真定府知府尹应元、保定巡抚宋仕求其三人搞清事实,参校情法,为张庚雪冤正名。

终于在邢侗帮助之下,张庚终于雪冤。此事邢侗的亲家宋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在其墓志之中亦有记载:“南宫进士张庚,误殪妻。上下其状,两台理依,违久不决,公参校情法,为雪其枉。(《明右都御史平原宋仕墓志铭》)”

邢侗公园景色

三、张忻

张忻 (1590-1658)字静之,号北海。万历十八年(1590)出生于山东省掖县,其父张孔教,字卓吾,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四译馆太常寺少卿。

张忻于天启五年(1625)考中进士,初授夏邑知县,内迁吏部主事,累迁太常寺卿。崇祯初年,以试事逆中贵,被贬归。会农民军围莱州,张忻倡守捍卫,首捐数千金,以佐军需,事赖以济。寻起,累迁刑部尚书。

世人只知张忻是邢侗的门生,具体详情不为所知,也不见史料记载。笔者在张忻同乡毛贽自己编修的地方志《识小录》中找到了记载:

“静之先生家世清华,方名籍甚工临池,师事刑子愿太仆,由滑令荐历大司寇。我朝开府津门,晚归林下,以寿考终。一生喜著述,典赡风雅。宰滑邑案无留牍,判词稳当,至今刑名家视为科律。《大名府志》称其片纸只字皆堪宝贵。余属晚进,未尽探公石室之藏,然捧读游夏艸及所刻宋元二史、归围日曆、滑案海篇、刑子愿诸帖皆各有序文、跋语,洵著作之才也。”

由此可知张忻拜邢侗为师是在万历后期,张忻对于邢侗书法极为仰慕,“颇有深意”,邢侗收张忻为徒,二人由书艺而开始交往,邢侗自称“吾党复得一快士,终夜喜不寐。”

万历三十九年(1611),邢侗备宋局研、方正墨、陆氏笔,临《右军霜寒帖》并署跋文,赠给门生张忻。邢侗跋曰:

“晋楷劲胜,所谓铁画银钩也,下一解则唐初虞褚,小带姿媚矣。余临晋仅得唐矣,征者亦只买王得羊耳。是日用宋局研、方正墨、陆氏笔,惜册如东海沙鱼涩甚,甚不能尽所长。异日购得高句骊细薄纸,先书而后付潢人,庶几不负大方来意也。济北邢侗记。”张忻又跋曰:“此先生辛亥年书遗予册,盖绝笔也。先生临晋帖宇内合有数本。大都皆临川迹,此本以技尽之年,神话纵横,直与山阴分座。昔人讥乱真,谓步骤有余,自运不足,此本复汉官威仪,不独代汾阳壁垒已也。九京可作右军,应把臂入林。门人张忻题。”

邢侗去世之后,张忻格外注意收集邢侗的书法作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秋,张忻观邢侗书泰山残碑,有跋文曰:

“先生书谷城碑,天下共珍之《圣教》《云麾》。此书泰山残碑夸之褚,龙翔而稳严,遒宕突奕,清于蓝微。嗛者以不克全豹,抑峋嵝为岱灵所闷耶?恨不丐而问之。万历己未季秋北海张忻跋。”

为了尽师生情谊,张忻还集邢侗晚年书法,刻《来禽真迹》一卷,可惜今已佚失,仅在《邢氏家乘》翰墨志存有书目著录。

清军入关后,以天津总督骆养胜举荐,张忻授兵部左侍郎,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顺治四年(1647年),因事被降二级调用,后引疾致仕。顺治十五年(1658年)卒,享寿六十五,葬掖城北卯山西向。著有《三芸馆诗草》和《归围日记》。

四、戴禄

戴禄,邢侗的家僮。严格意义上说不算门生之列,但是戴禄善书法,精六书之学,与子愿书往往乱真,常为代笔。清初著名诗人、文坛领袖新城人王士禛曾记载:“邢与寒家有姻娅之好,予幼时多见屏障间署子愿姓名,率戴书也。”(《池北偶谈》卷十三)

万历十九年(1591),邢侗应时任临邑县知县刘承忠所聘,创修《临邑县志》,邢侗令许用敬缮写上板,戴禄誊稿,共同参与志书的创修工作,可见邢侗对门生的提携。

邢侗公园景色

作者简介:乔明德,临邑大地上年轻的明史研究爱好者。

本文内容由小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