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哪些类型(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哪些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哪些?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哪些类型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哪些类型(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哪些方法)

对流域水体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是我国水体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的重要方向,污染监测根据测试手段分为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两大类,理化监测发展较为成熟,业内人士已十分熟悉,生物监测因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目前,生物监测研究中,外源污染对生物个体的影响研究较多,研究人员已筛选出可进行定性判断的污染指示生物,本文对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进行简单介绍。

1、水体污染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水体被污染时,污染物会对水中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产生影响,会逐步改变生物的繁殖过程、数量分布甚至种群结构,这些影响时间尺度较长,空间尺度较广,会逐步使水生态系统失衡,一些生物会消失,一些生物会过度繁殖,例如一些污染胁迫会使一些水生植物发生退化,甚至消失灭绝,营养过剩会发生蓝藻水华。不同的污染程度会出现特定的生物,所以可以将一些特定生物作为指示生物,来定性判断水体污染程度。

2、指示生物如何发挥功能

①行为特征

大量研究表明,在人为设计污染水区和非污染水区的迷宫回避装置中,未经训练的鱼类在受到亚致死剂量的有毒污染物刺激时,能主动回避受污染水域,游向清洁水区。

②数量特征

在稳定的水体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多,个体数量适中;但若水体受到污染,则敏感指示生物种类的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而污染种类个体数量大增,形成优势种。

③种群、群落特征

人们常常以各类水污染指示生物群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作为判定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以藻类为例,绿藻和蓝藻数量多,甲藻、黄藻和金藻数量少,往往是水体污染的象征。反之,则说明水体质量向好。

④遗传特征

水体污染可能造成指示生物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的破坏,导致机体畸变、癌变。

⑤形态特征

人们可以利用某些指示生物的生理指标对水体污染进行定性分析。如牡蛎肉体颜色的改变可以反映海水中铜离子的污染。

3、指示生物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

传统监测多为定期采水样检测理化指标,只能反映采样瞬时污染物浓度,并且存在一定偶然性。指示生物法可以将水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污染情况直接反映出来。

②缺点

指示生物法难以有统一量化的标准。指示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了污染程度外,也和其他条件如地理、气候以及水体的底质、流速、水深等因素有关。所以指示生物法更适合对水体进行定性综合分析。

4、常见水污染指示生物

序号

污染程度

常见指示生物

1

重度污染

颤蚓类、毛蠓、细长摇蚊幼虫、冠盘藻、绿色裸藻、静裸藻、小颤藻等

2

中度污染

居栉水虱、瓶螺、被甲栅藻、四角盘星藻、环绿藻、脆弱刚毛藻、蜂巢席藻和美洲眼子菜等

3

洁净水体

胭脂鱼、纹石蚕、扁蜉和蜻蜓的稚虫,以及田螺、肘状针杆藻、簇生竹枝藻等

裸藻

居栉水虱

扁蜉的稚虫

5、展望

目前指示生物生物多用于水污染程度定性判断,是生物监测中的一种手段,我国当前在水生态层面的生物监测预警研究较为薄弱,未来需要加强从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出发的指示生物研究,考虑生态效应问题,建立生态监测预警,是未来监测研究的重点方向。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生物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有哪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