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如何判断手竿的调性好不好(手竿调性怎么区分)

导语:如何判断手竿的调性

我们在前两节里,多次提到一个词——竿的调性。这一节,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词性,以及它在垂钓中的实用意义和一些有关不同词性竿的使用案例。

一、什么是竿的调性

竿的调性,简单讲就是竿的软硬度,这是每支手竿都会存在的问题。它与竿的弹性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与弹性有关。

一般说,手竿分为软性的、中硬的、硬的、超硬的和极硬的几种。钓友们相互间有时间:“什么调的竿?”指的就是竿子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哪个硬级的。

每一支竿,其手柄节(最粗一节)上,—-般都标有竿子的调性,或超硬或中硬或极硬等等。不过,由于国内外的钓竿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再加之材料的不同,工艺的差异,所以,竿体所标出的调性,在有时候,只可做为一个参考。想搞清竿子的实际调性,看看它与所标示的调性是否相同,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将竿节全部拉出或插接上,一人手握住竿把,将竿往上挑(注意是挑不是举),另一人手拉着竿尖系绑主线的“小辫”,往下给点力,看看竿体受力后从什么地方开始弯曲,如果弯曲处到竿尖的长度占竿子总长度的十分之三,则此竿是3-7调的竿,即弯曲处到竿尖为三,弯曲处到竿把为七。如此类推,如果弯曲部分占全长的十分之二,则竿子为2-8调的;占十分之一,则为1-9调的。原上,将3-7调以下的竿称为软调竿,如4-6竿之类,而以上的竿则称为硬调竿,如2-8竿,1-9竿等等。当然,1比9,2比8,3比7,4比6只是一个大概数,有的竿子兴许会有1.5-8.5的,所以,不可太机械了。再一个方法是:持手竿,将竿梢触至房顶(是竿梢,即最细一节,不是竿尖),使其顶着房顶,看它的弯曲比。还一个方法是在一个宽裕的空间里,稍给些力,将竿子平行于地面及垂直于地面来回甩动,看其弯曲比。弯曲部分越长,竿子越软,反之则硬。越短越硬。有的竿子,来回平行甩动或上下抖动,只听到呼呼的风声,一点儿也看不到竿梢弯曲,颤动,硬得像打枣用的长棍,被俗称为“打枣的”。有的则稍给点力就来回晃动,竿梢摇得人眼晕,好像面条一样,“腰打很软。

要提一下的是,习惯上,许多钓友将竿尖(绑小辫处)称为梢,这并无不对,只是这个概念是狭义的,广义的竿梢,不仅指竿尖,还包括最细一节竿子的全部。我们在此沿用的是广义的说法。并且,主要的是指竿子最细一节的全部。

竿子的软硬度或说竿子的调性,与竿子的弹性、弹力的关系是,竿子越硬,弹力越小,竿,子越软,弹力越大。但这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结论。这个条件就是:竿子虽硬,但有一定的可弯曲性;竿子虽鞍,但还没软到“直不起腰抄来的地步。

二、调性的实用意义

竿子的软硬度,也就是调性,在实际垂钓中会关系到:

1、 断线跑鱼的问题

前面我们谈讲钓竿的作用,一个是延长垂钓者的手臂,另一个就是利用自身的弹性、韧劲,使长度和强度都有限的钓线能“变”得更长和更结实。没有韧劲和弹力,不能缓解鱼的冲力,钓线会很容易拉断。在垂钓中,是否根据钓场及鱼的具体情况选对了竿的调性,关系到所选竿的弹性是否足以应付可能的鱼的冲力。选硬了,钓线没有了或得不到更多的竿的弹力保护,主线也罢,子线也罢,都容易拉断。

2.起鱼速度问题

竿子过硬,会造成断线跑鱼的后果,过软,也有弊端,尤其在竞技钓的场合。一支软塌塌的竿子,要想把有分量的活生生的鱼从水里提遛上岸来,是得要费会儿时力的。竞技钓的时候,比的就是一定时间内谁钓的尾数最多和钓到的鱼的总重最重,可谓争分夺秒,一刻也耽误不得,如果您用一支软调竿,每上一条鱼都要在那折腾上半天才能提上岸来,那肯定要输掉的,即使您饵料再好,‘鱼凡们再誓认劳您的饵料,空竿率为零也没用。所以,不要以为竿子结实就行,软点硬点没问题。竿子的调性,它的软硬度问题,关系到起鱼速度的快慢,影响大了。休闲钓的场合,则关系到能否让钓点附近水域尽快平静下来,将其它被惊吓逃走的鱼重新吸引回钓点来的问题。吃了钩被钩着了的鱼如果总在水里折腾,想尽快让其他逃走的鱼回聚过来,比较困难。

3.手感及疲劳的问题

竿子的调性,还关系到手感及疲劳的问题。同样重量的两根竿子,给人的丛重舻感可能是不一样的。,可能您会觉得此竿轻而彼竿重。错觉的产生,一半是调性使然。竿子软,如3-7竿,4-6竿,它弯曲的部分接近于竿体的腰部,钓友们俗称“腰”软。腰软,则每次抛竿起竿,弯曲处至竿尖的摆动时间就要长些,为平衡竿子所付出的静力(或叫不动的力),就要多些,久而久之,手臂就会觉得累,握竿的手掌也会觉得累。而如果竿子硬,则相对要好些。这有点像抱小孩的感觉,如果怀里的孩子老老实实的,您可能长时间抱着都不觉累,可如果孩子不安份地转来转去,又大弯腰又蹬腿什么的,没准一会儿您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除此以外,错觉的产生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钓竿各节的重量比例。如果钓竿各节重量不是按一个适合的比例由竿尖梢节至竿把节逐步递增的话,甚至是各节重量相近相同的话,那您势必觉得竿子重,因为竿子若前半部分,如竿头,竿腰重的话,感觉就会很重。拿-100克铅坠分别挂在竿把上(或竿腰以后部位)和挂在竿尖(或竿腰以前部分)上试一下就能体会到了。不过,这似乎与竿的调性无关。虽然手感重不全是因为调性的问题,但与它有关是肯定的。

产生手感重或竿重的错觉,在比赛时会很要命。因为现代竞技钓比赛,常常一天要打4场,每场为时90分钟,这样一天的比时间即为360分钟,以平均每10秒抛竿抬竿一次计算,则每一位钓手一天比赛下来平均要抛竿抬竿360分钟X 60秒÷10秒/次= 2160次。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运动量,如果比赛为两天,则更是消耗体力。所以,竿子的调性若没选好,竿子令您觉得很重,那您比那些选对了竿子调性的钓友多付出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

一句话,竿子的调性与我们的垂钓息息相关,马虎不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