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的人彘是什么意思(吕后人彘过程)
导语:这种刑罚太过残忍,连创造“人彘”的吕后都看不下去
夏桀
“菹醢[zū hǎi]”是古代酷刑之一,“菹”意为切碎,“醢”是一种肉制成的酱,菹醢即把犯人剁成肉酱。
菹醢酷刑起源于夏朝时期,最早被处以菹醢酷刑的是夏桀时期的大臣关龙逄。
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在《离骚》一诗中提到:“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说的就是夏桀将大臣关龙逄处以菹醢酷刑,商朝的纣王也曾使用过这种酷刑。
《史记》记载:“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xǐ同“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九侯”又称“鬼侯”,是商纣王在位时期的“三公”之一,另外两人是西伯姬昌(即西周初年的周文王)、鄂侯,三人共同辅佐纣王。
九侯的女儿被纣王纳入宫中,因为九侯女不喜欢打情骂俏,狐媚惑主,惹得纣王发怒,竟然把九侯女杀掉,将老丈人九侯施以菹醢酷刑,剁成了肉酱。
“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
鄂侯为九侯辩解,据理力争,被怒不可遏的纣王杀死,做成了肉干。
《吕氏春秋》也有类似的记载:“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杀鬼侯而脯之,以礼诸侯于庙。”
“三公”被无道的纣王除掉两人,辅政的大臣就剩下西伯姬昌。
姬昌“闻之窃叹”,听到消息暗自叹息,被崇侯虎发现后给举报了。
姬昌与姜尚
纣王就将姬昌囚禁在羑[yǒu]里(今属河南汤阴县城北九华里处)。
《帝王世纪》记载:“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
纣王囚禁了姬昌,将其嫡长子伯邑考留在身边做人质,任职御者,用现在的白话说,就是纣王的小车司机。
某一天,伯邑考不知做错了什么,就被纣王给烹煮制成肉汤,派人赏赐给姬昌,还说了一句具有嘲弄意味的话:“圣人当不食其子羹。”
——圣人是不会喝下自己儿子肉做成的肉羹的。
姬昌最终还是喝下了肉汤,纣王听了使者的汇报,从此放松了对姬昌的警惕,他认为姬昌算不得什么圣人,于是说:“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谁说西伯姬昌是圣人?他吃了自己儿子肉做成的肉羹还不知道呢!
姬昌后来反叛朝廷,自称周王,史称周文王,以嫡次子姬发为储君,周武王姬发在位时期,灭掉了商朝。
春秋战国时期,依然有很多关于菹醢酷刑的记载。
《礼记》记载: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杀害,受到了菹醢酷刑。
孔子得知弟子仲由被“醢之”的消息,把家中的肉酱覆盖起来,不忍食用。
孔子
春秋时期,受到菹醢酷刑的还有宋国弑君的南宫万、猛获、齐国叛臣夙沙卫等人。
秦朝时期,最严厉的刑罚是腰斩,没有菹醢酷刑,汉朝初年,菹醢酷刑死灰复燃。
汉朝初年延续了菹醢酷刑,《汉书》记载:刘邦诛杀梁王彭越,“盛其醢以遍赐诸侯”,成为震慑诸侯王的一种手段。
汉初刑法规定:“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罪当夷灭三族的人,都是先在面孔刺字,而后割去鼻子,斩断四肢,鞭打后砍掉头颅,再将尸体剁成肉酱,放在闹市示众。
汉惠帝刘盈在位时期,认为菹醢酷刑过于残忍,于是决定废除,还没有召集大臣商议,惠帝就去世了。
吕后称制时期,诏令取消菹醢酷刑,但是菹醢酷刑依旧深深烙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吕后
汉景帝时期,胶西王刘卬[áng]参与叛乱,失败后叫嚣:“敢请菹醢之罚!”
后来他自杀了,没敢亲自尝试一下。
汉朝以后的战乱时期,菹醢酷刑偶尔出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再次正式宣布:废除菹醢、腰斩等伤害肉体的酷刑。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