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软竿护线原因(软杆钓鱼怎么样)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软钓竿护线?钓友们认知存在偏差,事实上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软竿护线原因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软竿护线原因(软杆钓鱼怎么样)

钓鱼圈的钓友们都存在一个认知,认为软钓竿护线。在中鱼后,尤其是钓获大鱼后不容易切线,事实上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这种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说起软钓竿,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鱼竿的调性。鱼竿一般分为19调、28调、37调。19调为超硬竿,28调为硬竿,37调偏软。那么怎么确定一根鱼竿的调性呢?我们把竿子全部抽出水平伸直,竿稍部分会自然下垂,看弯曲的部分占鱼竿的比例,如果在十分之一处就是19调,五分之一处就是28调,同理37调也是这么确定的。也可以把竿子使劲上下振动,同样力度振动幅度越小,调性越强。

我们不论是用19调钓竿还是37调钓竿,如果想把一条鱼提出水面,用的力是一样大,只是在时间上会有差异,并不是19调的钓竿用的力小,37调的钓竿用的力大,也就是说钓线在这两支杆子上做同样一件事,事实上受的力是一样的。

至于感觉软钓竿对钓线有保护能力,是因为软杆子对钓线发挥它的延展性有个时间缓冲,大家都知道,钓线都有延展性和拉力值,钓线受力时会发生延展,当延展性发挥到极致,超过最大受力值时就会断线。

一般来说,我们用的竿子越长所使用的钓线也越长,钓线的延展性也越好,这也是用长竿子钓鱼不容易断线的一个原因。钓友们常说的长竿子容易控鱼,很大程度上是指这一点。

由此可见,钓线容不容易断主要取决于钓线的长短,并不是取决于竿子的调性大小,如果要说软杆子对钓线有作用,前面也提到了软竿对发挥钓线延展性有个时间缓冲,这也仅仅对大线而言,而子线容不容易断是取决于主线。理由有以下两点:

一是子线的长度小于主线长度数倍,钓线的延展性主要靠主线,这也并不是说子线没有延展性,而是相对主线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整套线组的延展性主要来源于主线。也就是说子线是否达到最大拉力值是靠主线的延展性来缓冲的。

二是子线容易不容易断还取决于主线的粗细。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我们用3+1.5的线组和2+1.5的线组施加同样的拉力,3+1.5线组中的子线断掉而2+1.5线组里的子线却安然无恙。

如果不从延伸性解释仅从主线粗细来说的话,子线的号数越接近主线的号数,子线越不容易断。相反,子线的号数与主线的号数差距越大,子线越容易断,这也是我们垂钓个体稍微大点的鱼时用3.0主线搭配2.5子线的原因。

当然了,不论主线还是子线,它们容不容易断还取决于钓线的质量。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钓线的延伸性可以弥补钓线拉力值不足,延伸性好的钓线可以使钓线的拉力值发挥到极致,那么延伸性越好的钓线就一定是高质量的钓线吗?也不一定,因为决定钓线质量高低的另一个因素是钓线的复原性,只有延伸性和复原性都好的钓线才能称为高质量的钓线。

综上所述,如果硬要说软钓竿护线,也仅仅是软钓竿在主线发挥其延展性时时间上有个延后,对达到最大拉力值有个缓冲作用,而对子线的保护和钓竿软不软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一套线组在垂钓中不论是主线断还是子线断,都象征着这次操作失败,所以单说软钓竿护线,这种认知显然是存在偏差。

我是悠渔乐好,酷爱钓鱼也喜欢分享,分享的内容有所欠缺地方,欢迎大家留言指正。通过交流达到一起提高的目的。再次感谢您的阅读,并期待您的关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软钓竿护线?钓友们认知存在偏差,事实上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