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小孩撒谎后应该怎么处理(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家长警惕!)

导语:小孩撒谎得重视,我的经验六个字“反省引导坚持”

撒谎的问题在我女儿和儿子身上都发生过,当时我分别严厉地斥责了他们,但后面我还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想了些办法也采取了些措施。现在两个小孩除了开玩笑和玩游戏时会“撒谎”,平时基本没有再撒过谎。

一、反省

1、家长有没有撒谎。我认为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首先模仿的对象,我跟孩子妈复盘了很多我们跟孩子的对话,发现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善意的谎言,比如有时不听话会吓唬小孩把他扔去垃圾桶,会说警察叔叔会抓坐车不听话的小孩等等,儿子不喜欢我抽烟,有时被他闻到烟味,我也会骗他说没抽,打死不承认。这些看起来,听起来无伤大雅,但终究会对小孩造成影响。所以我跟孩子妈商量,并且互相监督,尽量不对孩子撒谎,哪怕是善意的谎言,特别是那种随口就来的善意的“小谎”要特别注意。

2、犯错的代价。其实小孩子犯错的代价并不大,这么小也犯不了什么大错,但有时会因为大人们善意的“小谎”让他们恐惧,比如会被抓走、会被没收这个那个等等之类的。另外当真的犯了小错之后是不是遭遇过严重的惩罚甚至体罚,这些可能都是小孩选择撒谎的诱因。

3、诚实的价值。犯了错以后,是选择用谎言隐瞒还是主动承认。其实孩子们也会算账的,一旦他们经过判断而选择了谎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会有很大的概率变成习惯,等年龄再大一点撒谎可能会变成孩子沾沾自喜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是这样我们很难想象他们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4、不要逼孩子撒谎。在内心中,家长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诚实的善良的,但我们的一些言行、举措会不会反而逼孩子去撒谎呢,有时我们会不会“逼问”孩子,比如很严肃很大声的说“到底是不是你?”,“还不承认!”之类的,面对这样的言辞,孩子的内心会怎么想,以他们的智力和经验会怎么算这笔账?当发现他们在撒谎的时候,我们除了训斥、惩罚有没有去正确的引导,把问题彻底讲清楚让孩子真正能够理解呢?我们的一些行为,是不是在逼孩子撒谎呢?

二、措施

除了前面提到的我跟孩子妈戒掉善意的“小谎”之外,我还在我家的“亲子KPI”中加入了一些环节来引导。先简单介绍下我家的“亲子KPI”,大致就是个积分管理的系统,针对小孩的一些习惯和行为有正向和负向的积分管理,他们自己也参与进来,每周给他们兑换愿望卡(抽时间我再好好梳理一下我的这个“亲KPI”跟大家共享,我用这个积分管理,让他们两个养成了自己睡觉、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等等习惯,自我感觉还蛮好的)

1、在负面清单里面,对很多我跟孩子妈都已知的负面行为都进行了量化扣分,让他们清楚地知道犯错的代价是什么。而且对于撒谎会扣很多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丢过分。

2、特别设置了一个每日反省的环节,凡是进行了反省都是有加分的,我希望通过这个设置鼓励他们说真话讲实话,同时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

三、注意事项

1、引导很重要。我跟孩子妈会经常跟孩子们说,我们允许他们犯错,但这个错要有价值,要懂得吸取教训。有时我们还会跟孩子一起复盘,比如有一次儿子在幼儿园因为跟其他同学发生了肢体碰撞而去打同学(这个问题白天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了,晚上反省的时候,儿子自己主动也说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隆重肯定他主动承认错误的行为,然后也讲了很多道理,不过儿子一直不太能理解,也听不太进去,后来我跟孩子妈进行了角色扮演,我们分别演两个当事人,重新演绎了打架的场景、礼貌说没关系的场景、当啥也没发生的场景,然后让儿子演老师,让他评选一个他认为最好的场景。后来在我们的引导下,他选择了礼貌说没关系的场景。

2、坚持很重要。再好的评价系统也好,再好的引导和演绎也好,对于一个4、5岁的小孩来说很难形成清晰的价值观。我总感觉,在教育和引导小孩的问题上,其实是对家长毅力、原则和智慧的一个考验,你重视了但不坚持没有用,你坚持了但方法不对也没有用。平时还是要多观察孩子,多用1米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方法也要根据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年龄段来调整,相信只要家长重视、坚持同时注意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够对孩子形成正向引导。

人生很长、童年很短,希望宝爸宝妈们都能够珍惜这段可以陪伴、引导孩子成长的时光,一起努力、一起享受吧。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