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情绪abc理论的含义和重点(情绪abc理论含义)
导语:教育心理学:情绪的ABC理论
情绪的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其中A代表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C代表情绪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认为,是事件A导致了情绪结果C,但艾里斯认为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说人们的消极情绪并不是激发事件导致的,而是错误信念B导致的,因此,当人们有不良情绪时,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就可以改善情绪。
艾里斯的理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件事情,张三觉得很生气,出现了不良情绪;但李四却觉得无所谓。这正是因为不同的信念导致的。
艾里斯认为,不合理的信念通常有三个特征,分别是绝对化、过分概括和糟糕至极。
绝对化是指人们认为某事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或不发生。通常表现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比如,某人认为“我必须成功”、“他必须对我好”。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会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会有事情一定能成功,也不会有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而改变。所以,当客观事物的发展与我们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违背的时候,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继而会陷入苦恼。
过分概括是指人们用以偏概全的方式看待事物。比如,把一些“有时”“某些”以偏概全为“总是”“所有”。比如,张三在一次考试失败以后说自己“总是失败”“一无是处”。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观点,因为很明显张三只是一次考试失败,并不是总失败,这样会导致他产生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的情绪。
糟糕至极是指某人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以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极端可怕,非常糟糕。比如李四觉得“这次考试通不过的话,这辈子都完了”。这种想法也是非常不理性的,毕竟某一次考试只是人生要经历的众多困难之一,某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会带来灭顶之灾。如果人们有这样糟糕至极的观念,他就会一蹶不振。
情绪的ABC理论就是改变人们不合理的信念,进而改变人的情绪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与非理性的信念进行辩论,从而建立新的合理的观念。所以由ABC理论所建立的本疗法可以总结为“ABCDE”五个字母开头的模型。即:
A(Activating event)诱发性事件;
B(Believes)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ves)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治疗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