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端到端成本控制(端到端流程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

导语:端到端成本管理怎么做?

企业对于交付产品的成本控制责任,能从哪些维度来管理呢?怎样才能做到端到端的成本管理呢? 产品成本核算要采用什么方法呢?

先聊聊管理维度,一般有这么几种:

1

产品管理维度

2

职能管理维度

3

对于大型组织,可能存在产品维度和职能维度交叉的矩阵型组织,也可能存在其他维度,例如客户维度或者项目维度。

假设某高科技公司是以项目方式运作,项目内容包括硬件产品、软件产品以及集成服务,既需要核算项目总成本,也需要核算硬件产品成本。

这些成本责任在管理和考核上,要明确基于企业管理会计规则的核算口径、核算办法,以及考核目标值。

建立端到端的产品成本管理体系,管理视角有多种维度,比如下图中提到的几点:

而端到端成本管理的流程可以看这张图,其关键步骤是以下几点:

1.自上而下预算:

根据公司经营计划、预算和滚动预测,确定总成本目标,并且从产品和职能两个维度进行分解,明确两个维度的成本目标。

2.自下而上预算

在总体成本目标指导下,各成本责任领域预估成本,并按产品线维度汇总为各产品的预估成本。

3.预估成本一个走向是返回到PB&F流程里,对预算进行修正或调整。

4.预估成本另一个走向是作为成本管理的决策依据,进入到公司的研发流程和销售流程里,支持 IPD流程里的产品研发阶段决策和LTC流程里报价成本模型。

5.成本目标作为部门或产品的总体目标,产品预估成本作为标准成本的基线,而每个订单根据实际情况,基于标准成本产生该订单的计划成本,作为该订单的成本控制目标。

6.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管理维度针对“总体成本目标-产品标准成本”等不同成本状态进行跟踪,识别成本差异,分析背后的管理问题,针对性实施管理举措。

那么在产品成本核算中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对于制造企业制造业务的主体推荐使用标准成本;

而对于销售业务的主体则推荐使用移动平均成本法或加权平均成本法。

下图对加权平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做了详细的对比:

所以,端到端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从应用架构来说,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记账系统,即业财一体化的ERP系统;

2,成本数据仓库;

3,分析系统,即企业绩效管理的 EPM系统。

这下大家了解了吗?

本文内容由小楠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