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除了京剧曲牌板腔在京剧音乐中还有其他唱腔(京剧除了唱腔还有什么)

导语:除了京剧曲牌、板腔,在京剧音乐中还有其他曲调

一、吹腔

吹腔源于徽调,是一种用笛子伴奏的腔调。最初为“曲牌体”长短句,后发展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板腔体”,如《奇双会》《古城会》等剧目均为吹腔。

二、南锣

南锣又称“罗罗腔”,在京剧里南锣是一边念诵,一边用大唢呐、小锣和小鼓吹打过门的形式,前面几句均为念白,最后句是随着唢呐歌唱。其表演特点是诙谐、活跃、幽默,主要应用于花旦、武旦、丑角,如《锯大缸》中的王大娘和锔碗匠。

三、柳子腔

柳子腔是从山东的柳子戏中衍变而来的。主要由笛子伴奏,曲调活泼、谐趣,如《小上坟》中刘禄景和肖素贞唱的就是柳子腔。

四、山歌小调

山歌小调采自民间,曲调欢快、淳朴、爽朗,包括琴歌、吟诗、银纽丝、云苏调、花鼓调等。如《小放牛》中的牧童和村姑一问一答的对唱:

牧童(问)唱:

天上娑萝是什么人栽?

地下的黄河是什么人开?

什么人把守三关口?

什么人奔月就一去没回来?

村姑(答)唱:

天上娑萝是王母娘娘栽,

地下的黄河是老龙王开,

杨六郎把守三关口,

嫦娥奔月就一去没回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