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汉语拼音声调五度标记法(5度声调法)

导语:拼音声调的五度标记法是怎么回事

声调在汉语中主要是指一个音节中,语音音高的变化。

对汉语来说,一般每个字对应的读音其声调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拥有自己的声调,其实这也决定了大部分汉语的音节在读的时候拥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否则将表现不出音调高低的变化。但也有例外,如果一个发音特别短促,听不出来音高有所变化呢?我们是把它定义为另一种声调或者认为它没有声调,就仁者见仁了,面这个例外,在古汉语中可是一大类,那就是入声,而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轻声,只是是否发轻声和语境或词组有关,入声则对应的就是固定的字音。

我们还是说回五度标记法,上面说的所谓的调值是为了表示汉语语音中一个音节音调高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从1到5并不是音乐中绝对的音高,毕竟每个人习惯说话的音调高低是不一样的,女人和小孩儿的声调音高要比成年男子高一些,另外,人在紧张激动时,声带会控制得紧一些,声调音高也会比正常情况下高一些。此外,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况且要求绝对音准也是不现实的,小编就是个五音不全的人,要求绝对音准那就不仅仅是唱不了歌的事了,连话都说不了了。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

1.阴平(第一声)例如“高、飞、天、空”;

2.阳平(第二声)例如“来、回、繁、忙”;

3.上声(第三声)例如“勇、敢、友、好”;

4.去声(第四声)例如“建、设、世、界”普通话的四种基本声调的调型可以简单归结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这里还是说一下轻声,每一个字对应的音节,都有固定的音调高低变化的声调,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字才会读轻声。

如果没有这种每一音节对应的声调的存在,中国也就不会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