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彩礼不提嫁妆(彩礼钱是不是买嫁妆的)
导语:彩礼是习俗,那嫁妆呢?只谈彩礼不谈嫁妆算不算耍流氓?
没有30万彩礼别想结婚,没有50万彩礼别想结婚,没有80万彩礼别想结婚,甚至说你拿不出这么多彩礼就是不爱我,彩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种习俗,但是习俗是习俗,如今的彩礼节节攀升,甚至与爱情挂钩,那么,究竟是谈婚姻还是谈买卖呢?那么既然彩礼是习俗,在中国古代,除了彩礼还有嫁妆,古代的嫁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嫁妆,是古代结婚时,女方带去男方家里的钱财、衣被、用品等,甚至在一些大户里,还会陪嫁一些奴隶、奴仆等,不同时代的嫁妆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数量什么的也没有具体数额,但是却跟彩礼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嫁妆,最早就是为,女方娘家为了新成立的家庭更容易发展而提供的一种金钱或者物质上帮助,以帮助男方为自己提供更好的生活和保护,另外就是,如果男方去世,女方和后代可以依靠嫁妆这部分钱财生活下去,如果丈夫家比较富足,自己的后代之中如果有女儿,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为了提高女儿在夫家的地位,当娘的可以在女儿的嫁妆之外,再额外给女儿的嫁妆加码。
嫁妆
在古时候的中国,其实就对婚前财产已经做出了规定,就是以后遇到了事情以后,夫家是没有权利去动女方的嫁妆的,如果妻子去世,或者女方无后,女方的娘家人是有权利取回嫁妆的,这跟我们现在的法律说的婚前财产是一个道理的。
在古代的中国,结婚前,为了避免婚后的麻烦,在订婚的时候,就会商量好结婚嫁妆的清单,比如钱财多少,物品多少,都有什么,各有什么,这应该也是以前的时候的婚前财产证明吧?
那么在古代,对于嫁妆的数目有没有具体的规定呢?答案是没有的,但是却有一定的比例。比如在宋朝以后,规定的嫁妆至少要是彩礼的一半,或者说是更多。比如在一些生活富足的家中,嫁妆甚至要比彩礼还要多。
彩礼
根据史料记载,宋朝的范仲淹,范仲淹为其创办的义庄制订支出规则时,定下出30贯钱为嫁女儿时使用,儿子娶妇则为20贯钱,后来增加为:“嫁女者钱五十千,娶妇者二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甚至到了后来嫁妆越来越多,很多人到了,不得不借钱凑嫁妆的地步,这像不像现在,借钱也得凑彩礼的感觉呢?
因为这种风俗习惯越来越猖獗,嫁妆的上限不能无底线的上涨吧,后来在南宋就又做出了规定,规定嫁妆可以为儿子分得家产的一半,再到后来基本就变成了,嫁妆可以在规定的财产继承人分一半,剩下的由其他子女再来分,最多也不能超过家产的十八分之一,如果超过了,就属于违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比如当时的男尊女卑,甚至还有的给上纲上线,认为这是为古代社会所不容的。
彩礼嫁妆
看到这些是不是也有所动容呢?古代虽然说男尊女卑,但是对嫁妆也是比较看重的,说个有争议的事情就是,现在一味的说,结婚就得要彩礼,要的少了就是没面子,那么,如果说提一提嫁妆会怎么样?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家给的的嫁妆高了,你女儿在男方家里地位也会不一样呢?
现在动辄几十万的彩礼,为了这个现在法律也有了规定,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离婚,最后彩礼还是要返还的,如果男方强硬或者豁出去了,你不退换彩礼去你家闹,说你家是骗子,诈骗,最后会留下个什么样的名声呢?爱情不是买卖,为何不能为了感情,为了新组建家庭的小两口能够有好点的生活,彼此都体谅理解一下对方的家里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