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所属六书类别(汉字中六书是指哪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你真的认识汉字?知道汉字的 六书属性吗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汉字所属六书类别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一、象形
说文解字序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由笔画形状可知其象物,象形为眼中之象,象形字可分为:
纯体象形
因为是独体
无论正视、侧视、近视、后视
都明白独体象形,
以一体为主。
合体象形
一形不能显示其为何物,
加上其他形补足,
使其明了。
变体象形
取一象形字
改变其方向
或增损其笔划
以状写其物
二、指事
指事字的定义
许慎:「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就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作标记的一种字。
「指事」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
字 例 说 明
甘 口中加一点,表示在舌头上感到甜味的地方。
本 木(树)字的下部加一个「点儿」,表示根部所在。
末 木(树)字的上部加一个「点儿」,表示树梢(顶)。
上 先画一横线,再于在线加一个「点儿」,表示上面。
下 先画一横线,再于线下加一个「点儿」,表示下面。
指事字的优点─造字方便:
只须在象形基础上加上「指事符号」,
便可创造一个新字,相对于象形字,
可以表示稍微抽象的概念。
指事字的局限─指事字在六书中占绝对少数:
要说明客观物体,可以用象形来表示。
要说明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用会意来代替。
三、会意
会意字的定义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会意字往往就是一幅令人会心的一幅画!象形字受到画成其物的限制,有一定的数量侷限;指事字建筑在象形的基础上,同样受到象形本身条件的约束,所产生的新字数量也很有限;到了会意字,只要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文」排列组合,就能任我们表达想要传达的意思,比起象形、指事更好发挥!
四、形声
形声字的定义
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注解:「『以事为名』,为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
所谓形声字,就是先取一字表示类属(形符),然后再取另一字表示读音(声符)。
形声构字方式─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在结构中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六种形式:
左形右声 諆、诂、校、仲
左声右形 期、胡、头、顶
上形下声 箕、罟、葵、宥
上声下形 基、辜、盲、娑
内声外形 圄、固、褒、衷
内形外声 问、闽、辩、辨
「形声字」是由「形」与「声」组合而成的,也就是一边读音;一边示意,如「睡」、「娶」……等。「睡」字的声音来源是「垂」,意思来源是「目」,因为人眼皮垂下来就是睡着了。而「娶」字是用「取」字的声音和「女」字的意思组合成的,因为「娶」就是把别人家的女孩子取回来。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和字义有关。
新的事物一产生,相继能产生对这个事物的概念、以及表达这种概念的语言,但纪录语言的文字却不一定能立刻创造出来,尤其是古代普遍只用象形和会意的方式来造字,对于意义抽象的虚词、或是含义复杂的实词,都很难创造出相应的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愈来愈丰富,造字来源越显衰竭,表意文字面临很大的侷限,类似情形在几个使用过表意文字的古老国家-古埃及、巴比伦等都可能遇到过。由表意走向表音,是文字本身发展的规律,许多国家为了寻找新途径,以解决表意文字的侷限难题,逐渐以拼音文字取而代之,朝向表音文字发展。但汉字并未全盘改用拼音字,而是在不破坏传统字体的情况下,以一种特殊形式转向表音文字,当某些词汇不能用象形或会意的方法创造时,就暂时以读音相同的字来代替,利用同音假借来解决用字不足的困难,如:假借同音、象是俯视形的钉子「 ‧」,来作为天干字「丁」。类似这种假借的文字,在商后期的甲骨文中已普遍可见。
当新词愈来愈多,使用假借字也愈见频繁,词义表达能力愈来愈弱,于是在同音假借字的基础上增添表示意义的形符,构成表达新词意的新字体,就衍生出形声字。在同音假借字的基础上发展,以音为主,以义为辅,从而使汉字开始解脱表意的羁绊,转向表音的途径。以形符和声符两部分,形符提示字义,声符标注读音,形声字为汉字解决了造字的困难,也为汉字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使汉字能摆脱表意的侷限,结合表音方式创造出更多的字,让汉字生命得以开创与延续。
形声造字法为汉字注入一股旺盛的生命力!形声字兼具了记形与记音两种功能,使得汉字的实用性倍增,汉字的运用也向前推进一大步。这种结合声音与象形符号的文字,发展空间大、运用范围也广,所以在汉字当中占的比例最多。
形声字最大的优点就是,归纳相同性质、类别的事物。如:自然、山川、阴阳、五行、人体四肢五官、虫鱼鸟兽等,当作形的符号,使得汉字趋于类化,这也就是字典上所使用的部首,共计有214个。
五、转注
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许慎对「老」字的解释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谓同意相受)
转注字有三个条件:两字同一部首、二字声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释。
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一组,不能是一个。
文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所造的,可是各种文字的功用同样是纪录语言的,因此,同一意义的语言,甲地造出的字,和乙地造出的字可能不同;起初用的字可能和后来用的字也不同了,这些在不同时间空间造出的「语根相同,语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文字在某时某地都已经普遍使用,既然很难取消使用,就用转相注释的方法来沟通这些文字。
转注与假借的不同:转注是「一义数文」,也就是「异字同义」;假借是「一字数用」,也就是「异义同字」。就六书的转注来说,转注于「异字同义」之外,还要在声音方面「同一语根」
六、假借
说文:「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当某个新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在笔下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表(托事),这就是「假借」。
所谓假借,就是在纪录语言时,借用已经造出的同音字,代替还没造出来的字,《说文序》提到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所谓本无其字,是表示语言上已经有这种字汇,可是还没有这种文字产生;所谓依声托事是指纪录语言时依靠同音的文字,代替一下会说不会写的字。
假借的开始虽然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可是到后来,本来已有的字,在纪录语言时,因为一时想不起来,就找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也叫做假借,这是假借的演变过程。
假借的例子
1. 公:原义为平分公平的意思,国之三公,必须由公平公正的人担任,所以
借用公平公正的公当作这个官职名。
2. 北:本义是相背,因北方背太阳,所以借来代替北方的北。
3. 西:原义是鸟在巢上栖息,鸟栖息时,日在西方,所以借来当方向的西。
4. 自:本义当鼻子,人自称时,常以手指着鼻子,所以引申为自己的自。
5. 集:原义为群鸟在木聚集,后来买卖者聚集交易的地方称市集,会合称
集合 。
假借和转注二者是用字的方法,而不是造字的方法 。
假借的功用在于「节文字之孳乳」,也就是节制,让文字不要不断的产生下去,只要一字的意思或声音相似,可以引申比拟就可取用,如此,造字用字才较简易方便。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你真的认识汉字?知道汉字的 六书属性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