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基本知识(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导语:五行学说基础知识(一)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内涵、特征、归类方法以及调节机制,并用以解释自然界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辩证观和方法论,含有原始质朴的系统论思想,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维系着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因此,五行学说是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最一般的功能及结构关系的理论。
五行的概念
五行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五行起源于古代的“五方”观念,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生活、生产资料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所以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尚书大传·周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材”概念,后来古代哲学家进一步引申运用,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事物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前人将五种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总结认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素问·宝命全形论》)。这是前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五种物质之间资助制约关系认识,抽象的实录。
五行学说,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这是对世界的物质性所作出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资生,制约的运动变化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碧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