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一体化是什么意思(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训练方法)
导语:一体两面:谈谈“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异同
作为体育运动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年我参加了市职业学校“教学标兵”竞赛活动,参赛课程是上一堂“篮球”教学课。
在竞赛前的动员说明会上,负责本次竞赛的教研员对我说:“上体育篮球课,一定会很有看点,比如:可以进行一些整齐划一的篮球操,还有篮球技术的高超表演……”
听过这番谈话后,我无奈得欲言又止,心中很清楚,这位老师一定是将“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弄混淆了。体育教学课和体育训练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优质课评选中明确“教学”与“训练”的概念,有利于评课的准确和公正。
一.什么叫“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先从体育运动所划分的领域说起。
一般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体育运动,可以相对地划分为三个大的领域,即竞技体育、体育教育(或称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或称社会体育)。
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是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体育活动。
为了参加运动竞赛,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就要有专业性教练的组织和指导,并在运动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进行科学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练习,这种专门组织的具有教育性质的体育活动就是体育训练。这种训练活动,一般发生在省市的体育运动学校或国家的体育专业运动队中,比如在体育运动学校中有很多专业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包括举重、摔跤、田径……,他们每天都要在固定的时间,通过各种练习的手段,不断地发展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各项身体素质,为参加竞赛,取得好成绩作准备。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练身体,拿成绩,得冠军。
在体育运动的另一个领域学校体育中,体育活动经常是以体育课的形式,即在体育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由体育老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等,我们称为体育教学。
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通过讲解、示范,同时运用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练习方法和手段,包括重复练习、间歇练习,纠正练习、模仿练习等,使学生学会各种体育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所以,体育教学重点是要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让学生学会怎么跑,如何跳,该怎么投……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各种体育运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可见“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是有本质上区别的:一方面,体育活动发生的领域不同。前者主要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经常发生在体校和专业运动队中,而后者主要属于体育教育范围,一般发生在普通学校的体育课上;另一方面,体育运动的目的不同。体育训练的目的是挖掘出运动员身体的最大潜能,从而创造出最佳成绩,在体育竞赛中获得冠军;而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体育运动的技能,并通过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体质。
那么,“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是否泾渭分明,完全对立呢?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对立统一的。体育的“教学”和“训练”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经常是联系紧密的。
二.体育的“教学”和“训练”不可分割。在体校的专项体育运动队中,对于被教练员刚刚选入的苗子队员来说,教练员最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做”。比如在举重队中,初学的运动员一般都要学会该如何“举”,包括抓举和挺举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教练员要通过讲解,示范,纠正和分解动作等方法,使队员快速和准确地掌握“举”的各种技术动作,此时,教练员主要进行的是“教学”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次数的增多,运动员熟练的掌握了“举”的技术动作后,教练员再增加运动负荷,使运动员反复地进行练习,通过身体机能不断地破坏和恢复,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完成了体育“训练”的过程。同时,在提高“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也会通过各种的“教”的方法和手段,不断纠正和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使其更趋于完善,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类似地,在学校的体育课上,虽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好各种技术动作,但是体育老师也经常的运用跑、跳、投等各种“训”的手段,反复的让学生练习,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就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所以,在整个体育活动过程中,“教”是基础,“训”是发展和提高,“教”中有“训”,“训”中有“教”,教与训互相融合,不可分割。
三.在教学竞赛中要看什么?既然“教”与“训”是体育活动的“一体两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割,那么在教学竞赛中我们该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到底要“看”什么呢?
(一).看教学结构是否清晰。
在体育课教学中,一定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好一堂体育课,是有一定结构的。一般地,体育课分为三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性,使学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能够尽快的适应接下来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基本部分主要是完成课堂所要学习的体育技术动作,并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结束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状态逐渐的恢复到安静水平,并且使身体的肌肉得以放松。三个部分互相联系,相辅相承,上好课,就象写好一篇文章,要结构清楚,每部分的教学设计合理,方法适当,使得课的整体过程能够很好的衔,流畅的进行。
(二).看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尽管体育课是以“教学”为主,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所学的运动技术掌握的牢固,体育老师一定会采用多样的“训练”方法。
体育课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活跃的,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使他们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练习当中去。很多体育老师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非常注意这一点,他们往往采用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奋性,比如在篮球课上,很多老师都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包括运球、传球接力赛,罚篮比赛……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了课堂上良好的练习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看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
好的体育课,一定是“教学”与“训练”相辅相承,互相渗透的。为了使学生既能掌握好新的运动技能,又能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体育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组织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场地的大小和学生人数的多少,决定在练习动作时以二排或是四排等的形式进行组织教与训,体现了体育老师安排组织队形的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当兴奋度过低地时,适当地增加游戏或竞赛练习方法,而在兴奋度过高,就要进行必要的休息和放松练习,这是体育老师对学生练习进程的掌控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很好的调配好各部分的教学时间,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参与,积极运动,是体育教师对教学时间的分配能力……
尽管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育老师起到组织、指导的辅助作用,但是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决定着体育课的进程和发展的方向,在上好一堂有效的体育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体育活动中“教学”和“训练”对立统一的关系,为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的“教学”和“训练”越来越相互融合和渗透,是同一体育活动的“一体两面”。在体育届一向存在的“学院派”和“实践派”之争:“实践派”认为“学院派”只会理论知识不懂“训练”,只会“教学”;而“学院派”认为“实践派”只有运动实践“训练”,但缺乏一定的体育理论素养,会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就是人为的将体育活动的“教学”与“训练”割裂开来,形成对立,违背了体育活动的规律,是需要我们体育人进行反思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茜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