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钢框架柱长细比调整(钢结构柱长细比限值)

导语:钢结构中框架柱长细比的控制

钢结构设计中,受力构件的截面控制要先于应力控制。与混凝土结构不同的是,钢结构大部分是由稳定性控制而非应力控制。所以,钢框柱的长细比指标是钢结构设计中需要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下面有我们一起分析解决长细比不足的问题。

一、影响因素

根据长细比的公式

不难看出,控制因素有三个:1、μ,压杆的长度系数。2、l,压杆的计算长度。3、i,压杆的惯性半径。

二、解决方案

针对于以上三个因素得出对应解决方案:1、从整体上来看,需检查整个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阵型是否合理,长细比过大的框架柱是否吸收了较多的地震力,若是,需调整模型,使结构刚度分布均衡,减小扭转作用。2、从杆件自身来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a)改变压杆两端的支座方式,减小长度系数控制长细比。b)通过对长细比不满足的柱侧增加支撑的方式,减小压杆计算长度控制长细比。c)通过增大压杆截面,增大压杆惯性半径控制长细比。在工程中,柱的经济长细比在60左右。

三、思考

1.根据工程实例,出现长细比问题在钢框架结构的楼梯间位置会经常出现,因楼梯侧没有支撑,故柱弱轴侧长细比不好控制。但此处是在不考虑楼梯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验算,由此可将梯梁作为框柱的支撑,此时较易满足。但应同建筑专业相沟通楼梯的布置方式,必要时可采用折板楼梯。

2.对于实在不能控制不了的框柱,将此柱去除,增加梁的跨度以满足建筑设计功能需要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3.对于通过增加框梁截面增加平面外刚度以约束框柱的方式因效果甚微,不提倡采用。

四、总结

对于压杆长细比的控制,由原理可得出三个控制因素,故从三方面入手,工程中柱的长细比便可得到有效控制。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鸣创作整理编辑!